沈阳红药片的功效与作用 15种常用中成药功效大全
沈阳红药主要是一种跌打损伤的药物,因为我们都知道在生活当中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一些跌打损伤问题,此时对一些红药的使用是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起到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效果,其主要的成分是三七,红花,当归等这些,但是要注意女性在经期的时候不能够使用这种药物。
1、红药片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去瘀生新。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瘀血肿痛,风湿麻木。跌打损伤包括刀枪、跌仆、殴打、闪挫、刺伤、擦伤、运动损伤等,伤处多有疼痛、肿胀、出血或骨折、脱臼等,也包括一些内脏损伤。临床试验证明,红药片治疗上述症状的药效还是很不错的。
2、红药片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三七、红花、当归、川芎、白芷、土鳖虫。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味甜、微辛、苦。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咨询医师后服用。妇女月经期停止用药。
3、红药片的成份三七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15种常用中成药功效大全
1.暑湿感冒——清暑益气丸。
具有祛暑利湿,补气生津之功效。主治中暑受热,气津两伤,症见头晕身热,四肢倦怠,自汗心烦,咽干口渴。
2.胃火胃热——栀子金花丸。
【药方组成】栀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金银花、知母、天花粉。
【功效与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肺胃热盛之[1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大便秘结。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9g,每日1次。
3.癫痫——七十味珍珠丸。
具有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功效。用于半身不遂、癫痫、脑溢血、脑震荡、心脏病、高血压及神经性障碍。
4.肾炎——结石通片。
【成份】白茅根、车前草、茯苓、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石韦、玉米须。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镇痛止血。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淋沥混浊,尿道灼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5.高血压——醒脑安神片。
【成份】玄参、黄芩、金银花、蒲公英、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脑安神。对高血压、神经功能症、神经性头痛、失眠等皆有清脑镇静作用。
6.皮肤瘙痒——湿毒清胶囊。
【成份】地黄、当归、丹参、蝉蜕、苦参、白鲜皮、甘草等。
【功能主治】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症属血虚湿蕴皮肤证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7.膀胱炎——复方石韦咀嚼片。
【成份】石韦、黄芪、苦参、扁蓄。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尿通淋;用于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下肢浮肿等症;也可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咀嚼服用。一次5片,一日3次,15天为一疗程,可连服两个疗程。
8.痛风——十五味乳鹏丸。
【成份】乳香、宽筋藤、决明子、潭驯膏、黄葵子、藏菖蒲等。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干黄水。用于关节红肿疼痛,发痒,痛风,黄水积聚。
【用法用量】一次2~4丸,一日2次
9.颈椎病——颈康胶囊。
功效: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肾虚血瘀型颈椎病所致的:颈项胀痛麻木、活动不利,头晕耳鸣。
10.慢性咽炎——金参润喉合剂。
养阴生津、利咽止痛。用于咽喉疼痛,咽痒,异物感,以及慢性咽炎。
11.肝胆湿热——熊胆舒肝利胆胶囊。
成份:熊胆粉、龙胆、茵陈等。
利湿热,舒肝止痛。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急性病毒性肝炎。
12.风湿骨病——红药片。
【成份】 三七、川芎、白芷、当归、土鳖虫、红花。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去瘀生新,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麻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片,一日2次,儿童减半。
13.肺热——桔贝合剂。
【成份】桔梗、浙贝母、苦杏仁、麦冬、黄芩、枇杷叶、甘草。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
14.便秘——牛黄清胃丸。
含有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等,能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便秘尿赤、心胃火盛、晕目眩、口舌生疮。
15.口腔溃疡——牛黄清火丸。
成份:大黄、黄芩、桔梗、牛黄、冰片、丁香。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解毒。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
- 上一篇:红小豆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及副作用
- 下一篇:脱腋毛主要有5种方法 怎么清除腋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