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刺儿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刺儿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药大刺儿菜是菊科植物大刺儿莱(贡的蓟)的全草。中医认为大刺儿菜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信息
拼音名; Dà Cì ér Cài
英文名; all grass of Tibet Thistle
别名; 大蓟,绛策尔那布(藏名)、藏大蓟。
来源产地; 中药大刺儿菜为菊科植物大刺儿莱(贡的蓟)的全草。8~10月采收。生于山坡、草地或灌丛中。分布于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
采收炮制; 夏、秋季采挖,切段晒干。
原形态
贡山蓟,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茎直立,粗壮,上部密被蛛丝状绵毛。茎下部和中部叶披针形或苌圆状披针形,无柄,耳状半抱茎,羽状半裂,裂片宽三角形,边缘有大小一等的齿,刺长5-15mm,两面绿色,上面疏生长3-8mm的黄色针刺,下面脉上被柔毛;上部叶条状披针形,具疏刺齿。头状花序单生或1-2个集生于枝端,球形,直径4-5cm,无梗或有短梗,基部具苞片状小叶;总苞密被蛛丝状绒毛;外层和中层总苞片卵状矩圆形,先端狭条形,背部有脊,内层渐长,条形,先端长渐尖;全为管状花,花冠暗紫色,长约3.8cm,筒部较檐部长约2倍。瘦果长圆形4.5-7mm,压扁,淡褐黑色,稍光亮;冠毛羽状,污白色,先端略粗糙。
功效与作用性味归经; 味甘;苦;性凉。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主治吐血,鼻出血,衄血;尿血;子宫出血;黄疸,疮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