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中医治疗 慢性腹泻的食疗调理方法
慢性腹泻中医治疗 慢性腹泻的食疗调理方法
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种。急性腹泻一般持续2~3周,常见病因为肠道感染、食物中毒,属传染病范畴。慢性腹泻至少超过4周,持续两个月以上,且症状反复发作。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能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其次是炎症性肠病、肠结核、肠道菌群失调、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以及肠道肿瘤等。中医将慢性腹泻归属于“泄泻”、“腹痛”、“痢疾”等病症范畴。
文章目录
1、主要症状
2、饮食调养
●主要症状
慢性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清稀或如水样,甚至带黏冻、脓血为主证,并可见腹痛肠鸣、食少、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和发热、口渴、体乏无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小肠病变所引起腹泻:表现为腹部不适,多位于脐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无里急后重,大便量多,色浅,次数可多可少。
结肠病变引起腹泻:表现为腹部不适,位于腹部两侧或下腹,常于便后缓解或减轻,排便次数多且急,粪便量少,常含有血及黏液。
直肠病变:多有里急后重之感。
●饮食调养
低脂少渣饮食每天宜食脂肪40克左右,过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肠道负担,刺激胃肠蠕动加重腹泻。故植物油也应限制,并注意烹调方法,以蒸、煮、汆、烩、烧等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熘等。可用食物有瘦肉、鸡、虾、鱼、豆制品等。粗纤维多的食物会刺激肠蠕动,使腹泻加重,当腹泻次数多时最好暂时不吃或尽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给予鲜果汁、番茄汁以补充维生素:少渣饮食可减少肠蠕动、减轻腹泻,故宜进食细挂面、粥、烂饭等。
高蛋白高热能慢性腹泻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体内储存的热能消耗。为改善营养状况,应给予高蛋白高热能饮食,并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增加过快,营养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
禁忌食物如粗粮、生冷瓜果、冷拌菜等,含粗纤维多的韭菜、芹菜、榨菜等;坚硬不易消化的肉类如火腿、香肠、腌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辣椒粉,以及肥肉、油酥点心等高脂肪食物。
薏米粥薏米30克、大米50克洗净,同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每日早晚餐顿服。
茯苓粥白茯苓粉20克、大米30~60克洗净,同入沙锅内,加水4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1次。
芡实粥将大米100克煮成稀粥,芡实粉60克加水调成糊,入大米粥中搅拌,煮2~3分钟,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早晚餐顿服。可常服。
莲子糯米粥莲子粉20克、糯米30克、红糖适量,同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黏稠为度。每日早晚空腹温服。凡外感或实热证者不宜服用。
黄芪芡实粥黄芪、芡实各120克,莲子、薏米各80克,红枣6颗,诸物洗净,共煮成粥,随意服食。具有补益脾胃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腹泻属于肾阳虚弱证者。
马齿苋粥将鲜马齿苋60克洗净去根,切碎,与大米60克同入沙锅,加水500~1000毫升,煮成粥,早晚服食。本品具有清热化湿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腹泻属于湿热困脾证者。
莲子芡实散莲子、芡实、山药、薏米各500克,炒熟,研末,不拘时服。本品具有补益脾胃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腹泻属于脾胃虚弱证者。
鸡蛋佛手汤先将鸡蛋2个放入清水中,中火煮沸后,捞出鸡蛋,打破蛋壳,再与佛手12克、茉莉花10克同煮15分钟,吃蛋不喝汤。本品具有疏肝健脾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腹泻肝郁脾虚证者。
煨猪腰将猪腰子1个,剖开,掺入骨碎补末6克,湿纸包后煨熟食之。本品具有补肾壮阳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腹泻属于肾阳虚弱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