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严重吗?胃出血的症状
1.胃出血有不同的原因,有些胃出血情况不严重,有些就是很严重了。胃出血一般有急性胃粘膜出血,胃溃疡和十二指肠出血,胃肿瘤出血。
2.胃出血的是有一定严重性的,而且急性胃出血的产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呕吐和黑便,还会产生一些其他类型的症状,日常生活中的胃出血最常见便是胃部的溃疡导致胃部不同病变,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药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
3.急性胃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约占70%左右。引起急性胃出血的常见疾病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出血性胃炎及口服阿司匹林、考的松等药物引起的急性溃疡、严重烧伤和大手术等引起的应激性溃疡等。
胃出血的症状
1、呕血和黑便: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样黑便。只有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通过很快时,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红色,或偶尔呈鲜红色。一般而言,当出血量大时,有黑便又有呕血;当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呕血较少见。
2、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状: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则可出现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现。
3、原发疾病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等。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哪些原因会引起胃出血?
1、炎症和溃疡
消化性溃疡、肠胃溃疡和胃泌素瘤等可引起胃出血;大量吸烟酗酒、口服水杨酸类或吲哚美辛类药物可造成急性胃黏膜损伤,从而引起出血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最终导致胃出血。
2、肝硬化
不管是哪种因素所引起的肝硬化,如胆汁性、酒精性或肝炎后又或是血吸虫病等都会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加上吃粗糙或带刺食物、情绪波动大等会引起食管-胃底静脉血管破裂,从而导致大出血。另外,门静脉有血栓生成、患有门静脉炎、肿瘤压迫门静脉等都会堵塞门静脉,造成肝静脉阻塞,形成门静脉高压,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起胃出血。
3、肿瘤
神经纤维瘤和胃息肉,胃平滑肌瘤以及胃血管瘤等虽然是良性肿瘤,但也有可能会压迫局部血管而引起胃出血;肠癌、胃癌和食管癌、胰腺癌以及胆囊癌和十二指肠癌等同样也会引起胃出血。
4、物理或化学性伤害
受到强酸或强碱损伤、长期接触化学制剂等可造成急性上消化道损伤;剧烈呕吐会造成食管和贲门粘膜撕裂,受到异物或器械检查损伤等也会引起胃出血。
5、全身性疾病
当受到严重感染或脑外伤、脑出血,出现严重的烧伤和休克以及败血症、重症心衰等应激状态时可导致胃出血;胃出血也有可能是血液病的早期表现,如血友病或急慢性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另外,流行性出血热以及红斑狼疮,还有尿毒症等同样也会引起胃出血。
胃出血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1、 规律饮食
如果病情已经稳定,而且医生已经允许正常饮食,那么患者则要开始规律饮食,每天要定时定量吃饭,不可以饥一顿饱一顿,尤其是晚餐,尽量不要吃得太饱,以6分饱为宜,这样可以让胃部得到充分的休息。
2、 不吃腌制食物
胃出血患者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饮食,要吃清淡的食物,比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除此之外不能够吃腌制的食物,这类食物当中会产生一种叫做亚硝胺的成分,而这种成分不但是一种致癌物质,而且还会损害食管和胃黏膜。
3、 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对胃部造成刺激,使病情变得更为严重,因此不能够吃这类食物,比如生蒜、辣椒等等。
4、 少吃生冷和油腻的食物
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适当地吃一些鸡鸭鱼肉,但是要特别注意烹调方法,尽量采取清炖和红烧的方式,煎炸和熏烤对于胃部健康是不利的。另外过于寒凉的水果也不能够使用,比如刚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西瓜。
5、 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在恢复初期要尽量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片汤、鸡蛋羹等等,比较坚硬的食物最好不要吃,比如花生、年糕、硬米饭等等。
6、 不喝浓茶、咖啡和酒
这几类饮品都会对胃部造成刺激,因此胃出血患者要尽量远离这几种饮品,尤其是酒类饮品,不但会刺激胃黏膜,而且还会让胃部的血管充血,从而导致病情复发。
7、 不吃酸度过高的食物
酸味的食物能够缓解呕吐和恶心的症状,但是却不适合胃出血患者食用,因为这些食物会导致胃酸增多,从而导致反酸的情况发生,有时还会引发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的酸度比较高的食物,有凤梨、橘子等等。
8、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
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对胃部健康很有帮助,因此胃出血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猕猴桃、红枣、芒果、木瓜等等。
- 上一篇:红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下一篇:乌鸡白凤丸的作用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