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生活百科 > 详情

什么是均输法,名词解释定义是?

均输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颁行。

以下为其详细名词解释: 定义 均输法是指在北宋政府物资采购过程中,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统一筹划采购物资,以节省财政开支、减轻百姓负担并调节物资供需的一种经济改革措施 。

实施背景 北宋时期,财政支出庞大,物资需求繁多。

原有的物资征调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地方官员为完成上缴任务,往往不管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价格波动,强行征收实物赋税,导致百姓负担沉重。

而且物资运输成本高,损耗大,财政资源浪费严重。

同时,京师物资供应有时难以保障,而其他地区物资却可能积压,物资调配极不合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均输法应运而生。

主要内容 设立发运使:在东南六路设置发运使,赋予其较大权力,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和各类物资的征调、运输事务。

发运使有权掌握六路财赋情况,根据京城的需求和各地物资的实际价格、供需状况等灵活调配物资。

遵循“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原则:发运使在采购物资时,不必局限于固定的地点和方式。

如果某地某种物资价格昂贵,就到价格便宜的地区采购;如果近处有合适的物资,就优先从近处获取,避免舍近求远,以此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输费用。

例如,若京城需要大量丝绸,而江浙地区丝绸价格较低且产量充足,发运使就可从江浙采购并运往京城。

灵活运用货币与实物采购:改变以往单纯依赖实物赋税征调的方式,允许发运使根据实际情况,部分采用货币采购的形式。

在某些物资产地丰收、价格低廉时,发运使可以用货币购买储存;而在物资匮乏、价格上涨时,则减少采购或改用其他替代品。

目的 节省财政开支:通过合理调配物资和优化采购方式,降低物资采购和运输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缓解北宋政府的财政压力。

减轻百姓负担:避免地方官员不顾实际情况随意征调物资,减少百姓因不合理征调而承受的额外负担,一定程度上改善百姓生活。

稳定市场物价:均输法通过调节物资的供需关系,使物资在不同地区间合理流动,避免局部地区物资短缺或过剩,从而对市场物价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增加政府物资储备:确保京城及其他重要地区的物资供应,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

影响 积极影响:均输法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

政府的财政支出有所减少,物资调配更加合理高效,京城的物资供应得到更好保障。

同时,百姓的负担有所减轻,市场物价也相对稳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消极影响:该法在推行过程中遭到了一些反对。

部分官员担心权力被削弱,对均输法执行不力;一些富商大贾因失去了物资采购中的暴利机会,也极力反对。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发运使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出现了个别发运使滥用职权、中饱私囊的现象,影响了均输法的实施效果 。

 

您可能感兴趣

什么是官督商办,名词解释定义是?

什么是官督商办,名词解释定义是?

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

未亡人什么意思?未亡人怎么读?

未亡人什么意思?未亡人怎么读?

读音:wèi wáng rén 意思:旧时寡妇的自称,指丈

什么是监军,名词解释定义是?

什么是监军,名词解释定义是?

监军是中国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监督军队的行动、将领的

什么是杂散,名词解释定义是?

什么是杂散,名词解释定义是?

"杂散"在不同学科和领域有不同含义: 通信领域 杂散发射(Spurious

什么是级联反应(cascade),名词解释定义是?

什么是级联反应(cascade),名词解释

级联反应(cascade)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但总体指的是一系列相互关

什么是缮印,名词解释定义是?

什么是缮印,名词解释定义是?

缮印是指对已经审核签发的公文定稿进行眷清、复印或排版印刷等,制

什么是制图六体,名词解释定义是?

什么是制图六体,名词解释定义是?

制图六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系统制图理论,由西晋时期的裴秀提出,对后

什么是《凡尔登条约》,名词解释定义是?

什么是《凡尔登条约》,名词解释定

《凡尔登条约》是公元843年,查理曼帝国的三位继承人——洛泰尔一

什么是三级会议,名词解释定义是?

什么是三级会议,名词解释定义是?

三级会议是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以下为你详细解释: 构成成

什么是新体诗,名词解释定义是?

什么是新体诗,名词解释定义是?

新体诗是 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诗体,又称 "永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