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证型”?
“证型”是中医术语,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 ,具体解释如下: 内涵:证型不是简单的症状集合,而是综合分析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等)、体征(如舌象、脉象、面色等),结合中医理论,对疾病当前阶段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等作出的高度概括。
比如风热感冒证,“风热”指出了病因是外感风热之邪,病性属热;“感冒”明确了病位在肌表肺卫。
反映了疾病在这一阶段的本质特征,为治疗提供依据。
特点:证型具有时相性和个体差异性。
时相性指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证型可能不同,如肺炎初期可能是风热犯肺证,随着病情发展,入里化热,可转变为痰热壅肺证。
个体差异性指不同患者患同一种病,由于体质、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不同,证型也可能不同。
比如同样是冠心病,年轻体壮者可能出现气滞血瘀证,而年老体弱者则可能表现为心肾阳虚证。
常见类型举例 八纲辨证的证型:包含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如里实证,病位在脏腑,提示体内邪气盛,正气不虚,常见于胃肠积滞,有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表现;又如虚寒证,表明人体阳气虚衰,寒从内生,可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口淡不渴等症状。
脏腑辨证的证型:根据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判断疾病所在脏腑及性质。
例如心脾两虚证,涉及心和脾两个脏腑,是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有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乏力等症状;肝阳上亢证,病位在肝,是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亢扰于上,症见头晕目眩、头重脚轻、急躁易怒等。
气血津液辨证的证型:针对气、血、津液的盈亏和运行失常进行辨证。
如气虚证,是人体元气不足,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易感冒等;血虚证,是血液亏虚,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津液不足证,多因津液耗损过多或生成不足,出现口燥咽干、皮肤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状。
- 上一篇:赫赫英名什么意思?赫赫英名怎么读?
- 下一篇:什么是应力,名词解释定义是?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