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生活百科 > 详情

割肉喂鹰的典故 原文

“割肉喂鹰”出自佛教经典故事,原文(以《贤愚经·萨婆达王品》为例 )及大致译文如下:

原文

尔时菩萨,名曰萨婆达。常行慈悲,愍念一切。告诸人民:“吾为国王,欲令普人,各守正行,不犯众恶。”人民闻之,皆奉王教,和顺孝慈,不相侵欺。其国丰熟,快乐无极。时有饿鹰,追逐一鸽。鸽来投王,匿王腋下。鹰寻后至,住王殿前,语王言:“王当还我所逐之鸽。”王言:“吾本誓愿,恒以仁慈,济活一切。此鸽来归,终不与汝。”鹰言:“王爱念鸽,云济一切,今我饥饿,不复能活,非济我耶?”王曰:“吾当给汝余肉,令汝得存,不须此鸽。”鹰言:“唯须此鸽肉,余者虽食,不能济命。”王自思惟:“若与鸽者,乖我本誓;若不与者,鹰必饿死。二俱有过,吾当何计?”即便问鹰:“汝须几肉,可得生活?”鹰言:“与鸽身等肉,我乃得活。”王敕左右,取秤过来,以铁为盘。即捉鸽子,置铁盘中,复取王身,割其肌肉,亦著盘中,令秤两头,轻重适等。王肉尽已,鸽身犹重。王复割两髀,两乳,腰背,举身肉尽,唯有骨在,而鸽身转重。尔时大王,举身自起,欲上秤盘,秤适平满。

译文

那时有一位菩萨,名为萨婆达。他常常心怀慈悲,怜悯关爱一切众生。他告知国内所有百姓:“我身为国王,希望所有人都能坚守正道,不做各种坏事。”百姓听闻后,都遵循国王的教导,民风和顺,讲究孝道慈爱,彼此之间不相互侵犯欺辱。整个国家物产丰饶,百姓快乐无比。

有一天,一只饥饿的老鹰在追逐一只鸽子。鸽子慌不择路,飞到国王这里寻求庇护,藏在国王的腋下。老鹰随后追到,停在国王的宫殿前,对国王说:“大王,请把我追赶的鸽子还给我。”国王回答道:“我一直以来发誓发愿,要用仁慈之心去救助世间万物。这只鸽子来投奔我,我终究是不能把它交给你的。”

老鹰说:“大王您爱护这只鸽子,说要救助一切生灵,可如今我饥饿难耐,马上就要活不下去了,难道这就不算救助我吗?”国王说:“我会给你别的肉吃,让你能够活下去,不一定非要这只鸽子。”老鹰说:“我只想要这只鸽子的肉,其他的肉即便吃了,也无法挽救我的性命。”

国王暗自思考:“如果把鸽子给老鹰,就违背了我当初的誓言;要是不给,老鹰肯定会饿死。这两种情况都有过错,我该怎么办呢?”于是国王便问老鹰:“你需要多少肉,才能活下去?”老鹰回答:“和这只鸽子身体重量相等的肉,我就能活下去。”

国王命令侍从拿来秤,用铁做秤盘。他先把鸽子放在铁盘里,然后割下自己身上的肉,也放在秤盘里,想让秤的两边重量相等。国王身上的肉都割完了,可鸽子那边还是比肉重。国王又割下自己的两大腿肉、两乳房肉、后背和腰部的肉,全身的肉几乎都割尽了,只剩下骨头,然而鸽子那边依然较重。这时,国王挣扎着站起身来,自己走上秤盘,秤刚好平衡了 。

这个典故体现了菩萨为救护众生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慈悲精神,在佛教文化中被广泛传颂以彰显慈悲、舍己为人等教义内涵 。

您可能感兴趣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一句一译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一句一译

《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 学!"蒙辞以

梁衡《晋祠》原文

梁衡《晋祠》原文

晋祠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

找骆驼课文原文

找骆驼课文原文

找骆驼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他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心里很着急

盘古开天地文言文原文

盘古开天地文言文原文

实习生实习协议书(一)甲方(实习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原文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原文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骆宾王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

春夜雨霏霏原文阅读

春夜雨霏霏原文阅读

春夜雨霏霏作者:铁凝她躺在那张挂着淡蓝色帐子的床上,脸朝里,眼睛却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原文大全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原文大全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汉传佛教通行本)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诸

忽必烈汗原文及译文

忽必烈汗原文及译文

谜底可能是"重"字。解释如下:"千里姻缘一线牵"意思是把"千"

峡江寺飞泉亭记翻译及原文

峡江寺飞泉亭记翻译及原文

原文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

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原文

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原文

"此生不渝"意思是这一生都不会改变、不会违背。"此生"明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