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赏析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及胸怀。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1. 精妙的结构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历史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上下两片,一实一虚,一写景一议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结构严整,层次清晰。
2. 壮美的意境
词的开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进一步描写雪景,视野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展现出长城、黄河在冰雪覆盖下的雄伟景象。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此句巧用比喻,赋予群山、高原以动态美,仿佛它们是一条条银蛇在舞动,一只只蜡象在奔驰,想要与老天比试高低,生动地描绘出冰雪世界中群山和高原的生机勃勃,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意境。
3. 精湛的语言
用词准确:如“封”“飘”“惟”“顿”等字,用得极为精准。“封”字写出了地面被冰雪覆盖的严实;“飘”字生动地描绘出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姿态;“惟”字强调了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突出了天地间的空旷;“顿”字则写出了黄河一下子失去滔滔水流的迅速,表现出严寒的威力。
富有表现力:“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个“红装”,一个“素裹”,相互映衬,将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分外妖娆”更是直接表达出对这种美景的赞美之情,使画面极具感染力。
4. 深刻的主题
下片由眼前的自然景观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既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又引出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历代英雄人物。诗人用“惜”字统领下文,对这些英雄人物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既肯定了他们在历史上的功绩,又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之处。最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点明主旨,表明过去的英雄人物都已经成为历史,真正能够主宰国家命运、创造伟大业绩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抒发了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升华了全词的主题思想。
《沁园春·雪》以其宏大的气魄、壮美的意境、精湛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中国词坛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毛泽东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作为伟大领袖的广阔胸怀和宏伟志向。
- 上一篇:2014年习近平新年贺词
- 下一篇:白村江战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