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学习成长 > 详情

贾平凹作品《丑石》原文及其赏析

《丑石》原文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丑石》赏析

《丑石》是贾平凹早期的作品,篇幅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独特的审美意趣,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深度思考。

 

独特的立意与哲理:文章表面上围绕一块外形丑陋的石头展开,实则通过丑石前后截然不同的命运,传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价值观。起初,丑石因其外表丑陋、毫无实用价值而被众人嫌弃,遭受冷落与咒骂。然而,当它被天文学家发现是一块珍贵的陨石时,其真正的价值得以彰显。这种反差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的价值不能仅仅以世俗的眼光和实用的标准来评判。那些看似平凡甚至丑陋的事物,也许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在价值和独特意义。正如文中所说“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体现了一种辩证的审美观念,引导读者突破常规思维,去发现生活中被忽视的美好与价值。

 

 

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作者通过描写奶奶、伯父、石匠以及“我们”这些普通村民对丑石的态度,生动地刻画了一群以貌取物、注重实用的世俗人物形象。奶奶觉得丑石碍地面,多次想搬走它;伯父盖房、压台阶都看不上丑石;石匠也因石质不符合要求而拒绝使用它;“我们”这些孩子则讨厌它,咒骂它。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反映出他们的浅薄与短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文学家,他独具慧眼,能够透过丑石丑陋的外表,发现其作为陨石的巨大价值。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丑石命运的戏剧性变化,也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批判了世俗的偏见和狭隘的价值观。

 

 

细腻的写作手法:在写作手法上,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开篇极力渲染丑石的丑陋和无用,让读者对丑石产生厌恶之感,这是“抑”。而后笔锋一转,天文学家的出现揭示了丑石的真正身份和价值,实现了“扬”。这种先贬后褒的写法,使读者在心理上形成巨大的落差,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丑石的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如对丑石外形的描写“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以及对丑石周围环境的描写“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生动地展现了丑石的孤独与落寞,为后文其价值的发现埋下伏笔,同时也烘托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与后文丑石的“翻身”形成强烈的反差。

 

 

真挚的情感表达:文章在结尾处,作者通过“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这句话,直接抒发了自己对丑石的敬佩之情,以及对过去因无知而嫌弃丑石的自责。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作者借丑石的经历,表达了对那些身处困境却默默坚守自我价值的人和事物的赞美,同时也呼吁人们摒弃世俗的偏见,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世界。

 

《丑石》以小见大,通过一块石头的故事,探讨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审美观念。贾平凹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巧妙独特的构思,为读者呈现了一篇富有内涵和韵味的佳作,让人们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对生活和人性有更深刻的思考。

您可能感兴趣

李白《将进酒》翻译及全文赏析

李白《将进酒》翻译及全文赏析

《将进酒》全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

《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房玄龄传原文及翻译

房玄龄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房玄龄传》原文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唐诗原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唐诗

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

游侠列传翻译原文

游侠列传翻译原文

游侠列传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

观月古诗原文及翻译

观月古诗原文及翻译

观月张孝祥 〔宋代〕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

二泉映月课文原文

二泉映月课文原文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原文如下:无锡

《希望》艾青诗选原文

《希望》艾青诗选原文

希望梦的朋友幻想的姊妹原是自己的影子却老走在你前面像光一样无

酒色财气疏原文

酒色财气疏原文

酒色财气疏臣闻耽于嗜欲者,难以守身;溺于利欲者,难以成功。是以古之

凡人赋全篇原文

凡人赋全篇原文

目前并没有广为人知、固定统一的《凡人赋》全篇原文。"凡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