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塞翁失马》阅读题目及答案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阅读题目
基础知识题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马无故亡而入胡( )
人皆吊之(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堕而折其髀( )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人皆吊之
B. 此何遽不为福乎
C. 近塞之人
D. 其邻人之父亦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何遽不为福乎?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阅读理解题
请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
亡:逃跑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将:带领
髀:大腿
B 解析:A 项“之”是代词,代指塞翁;C 项“之”是助词,可译为“的”;D 项“之”是助词,可译为“的”;B 项“之”无实义 。
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了 。
阅读理解题
主要情节:塞翁的马走失进入胡地,人们来安慰他,他却认为这可能是福;几个月后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人们来祝贺,他又认为这可能是祸;他儿子因骑马摔断了大腿,人们来安慰,他还是认为这可能是福;一年后,胡人大举入侵,青壮年都参战大多战死,塞翁儿子因腿跛父子得以保全。
道理:福与祸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变为好事。在生活中,比如考试失利看似是一件坏事,但如果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更加努力学习,那么这次失利就有可能成为我们进步的动力,转化为好事。所以我们看待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得失。
- 上一篇:《童趣》全文与翻译鉴赏-古文诗词
- 下一篇:qq空间留言句子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