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鸦葱 拉丁学名:Scorzonera austriaca Willd.
形态特征:菊科,鸦葱属,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植株无毛。根粗,直立,根颈处常分枝形成地下直立或斜上升的根状茎,分枝或不分枝,外被深褐色的残存叶柄所成粗纤维。茎单生或数个丛生,直立或外倾。基生叶多数,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8mm,顶端渐尖,有的外弯,全缘,平或略皱曲,基部渐窄成不明显的柄,叶柄基部渐宽成鞘状,白色,抱茎,茎生叶苞片状,1-3枚,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长1cm,或更小。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总苞钟状柱形,长15-18mm,总苞片4-5层,外层小,三角状卵形,长约5mm,内层条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膜质边缘较宽,无毛,舌状花黄色,干时淡紫红色,长约16mm,舌片长约8mm,深色脉纹清楚,前断齿裂。瘦果(未熟)无毛,或于上端冠毛之下有一圈毛,平坦或有小疣;冠毛淡黄褐色,长约8mm,羽毛状,上部1/3粗糙。花期6-7月。
鸦葱为菊科植物鸦葱(少立菜) 滨鸦葱(羊角菜)
【功效与作用】小鸦葱,中药材。为菊科植物矮鸦葱Scorzonerasubacaulis(Regel)Lipsch.的根。分布于新疆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消痈,下乳之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小便淋涩,痈肿疔毒,乳痈,乳汁不下。
鸦葱图片
【别名】罗罗葱、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
【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 鸦葱 ScorzoneraglabraRupr.[S.austriacaWilld.],以根入药。春夏秋均可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鲜用或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外用治疔疮,痈疽,毒蛇咬伤,蚊虫叮咬,乳腺炎。
【用法用量】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捣汁擦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下列2种亦同等入药:
蒙古鸦葱
ScorzoneramongolicaMaxim.Var.putjataeC.Winkl.;狭叶鸦葱
(草防风)ScorzoneraradiataFisch.。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救荒本草》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鸦葱的介绍,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更多的去了解鸦葱,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发挥出鸦葱的价值。
配伍应用
1.治疔毒痈疸:鸦葱、山慈菇、刺黄柏各9g。水煎服。并鲜鸦葱根捣烂敷患部。
2.治乳汁不通:鸦葱、王不留行各15g,黄芪9g,甘草3g。水煎服。(1-2方出自《新疆中草药》)
采收加工
夏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