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心 穴位图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通过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绒、艾柱等,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
以下是一些与心相关且适合艾灸的穴位: 心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单取穴方法是先找到大椎穴(低头时,颈部最高的棘突下方),往下数5个椎体,旁开两横指处即是。
功效:心俞穴是心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艾灸此穴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宽胸调血,对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等心系病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艾灸方法:采用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对准心俞穴,距离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个穴位灸15 - 2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巨阙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功效:巨阙穴为心之募穴,即心脏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位置。
艾灸此穴可调理心气、安神定惊、降逆止呕,常用于治疗心痛、心悸、心烦、癫狂痫、噎膈、呕吐等病症。
艾灸方式:可以使用隔姜灸,取一片厚度约2 - 3毫米的姜片,用针穿刺数孔,放在巨阙穴上,再将艾绒做成的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一般灸3 - 5壮(一壮即为一个艾炷从点燃到燃尽的过程),以局部皮肤红晕、温热舒适为度,每周2 - 3次。
神门穴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功效: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艾灸此穴可补益心气、安定心神,对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症效果显著。
艾灸办法:使用艾条悬灸,将艾条点燃后,距神门穴皮肤1.5 - 2厘米左右进行熏烤,每侧穴位灸10 - 15分钟,每日1次。
内关穴 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内关穴是心包经的常用穴位,艾灸此穴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不仅对心脏疾病如心悸、胸闷、心痛有治疗作用,还可用于缓解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艾灸技巧:采用回旋灸,将艾条点燃后,在距离内关穴皮肤3厘米左右处,围绕穴位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移动,使皮肤有温热感但不灼痛,每侧穴位灸15 - 20分钟,每天或隔天艾灸1次。
艾灸 心 穴位图(1)
艾灸 心 穴位图(2)
艾灸 心 穴位图(3)
艾灸 心 穴位图(4)
艾灸 心 穴位图(5)
艾灸 心 穴位图(6)
艾灸 心 穴位图(7)
艾灸 心 穴位图(8)
艾灸 心 穴位图(9)
艾灸 心 穴位图(10)
艾灸 心 穴位图(11)
艾灸 心 穴位图(12)
艾灸 心 穴位图(13)
艾灸 心 穴位图(14)
艾灸 心 穴位图(15)
艾灸 心 穴位图(16)
艾灸 心 穴位图(17)
艾灸 心 穴位图(18)
艾灸 心 穴位图(19)
艾灸 心 穴位图(20)
艾灸 心 穴位图(21)
艾灸 心 穴位图(22)
艾灸 心 穴位图(23)
艾灸 心 穴位图(24)
艾灸 心 穴位图(25)
艾灸 心 穴位图(26)
艾灸 心 穴位图(27)
艾灸 心 穴位图(28)
艾灸 心 穴位图(29)
艾灸 心 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