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穴位图保健
足底分布着众多穴位,与人体各个脏腑器官密切相关,通过对足底穴位进行保健,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缓解疲劳。
以下为你介绍常见的足底穴位及其保健方法: 常见足底穴位 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
功效: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调二便。
可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失眠、咽喉肿痛、便秘、小儿惊风等多种病症。
然谷穴 位置:在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功效:清热利湿、益肾调经。
对月经不调、带下、遗精、消渴、泄泻等有一定作用。
太溪穴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常用于治疗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鸣、月经不调、失眠、健忘等。
足底穴位保健方法 按摩 手法: 可以采用拇指指腹点按穴位,力度由轻到重,以穴位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每个穴位按摩3 - 5分钟。
也可用食指关节进行点揉,适用于穴位敏感度较低或需要较强刺激的情况。
例如按摩涌泉穴时,可单手握拳,用食指关节在穴位上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点揉。
频率:每天1 - 2次,长期坚持,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
比如在晚上睡前进行足底穴位按摩,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促进睡眠。
泡脚 水温:一般控制在40℃ - 45℃左右,以个人能耐受为宜,避免烫伤皮肤。
时间:每次泡脚15 - 20分钟,不宜过长。
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下肢血管过度扩张,引起头晕等不适。
药材添加:根据自身需求可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中药材。
如加入艾叶,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功效;加入红花,能活血化瘀;加入花椒,可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将适量药材放入水中煮开后,倒入泡脚桶,待水温合适即可泡脚。
足疗器具辅助 足底按摩球:使用时,将按摩球放在脚下,用脚底前后滚动按摩球,通过球体对足底穴位产生刺激。
可针对不同穴位调整滚动的位置和力度,起到类似按摩的效果。
砭石鞋垫:利用砭石的特性,与足底穴位接触,产生微热和压力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注意事项 皮肤损伤:如果足底皮肤有破损、溃疡、感染等情况,应避免按摩、泡脚等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特殊人群:孕妇、体质虚弱者、患有严重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进行足底穴位保健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确保安全。
饭后不宜立即进行:饭后血液集中在胃肠道帮助消化,此时进行足底穴位保健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建议饭后1 - 2小时后再进行。
足底穴位图保健(1)
足底穴位图保健(2)
足底穴位图保健(3)
足底穴位图保健(4)
足底穴位图保健(5)
足底穴位图保健(6)
足底穴位图保健(7)
足底穴位图保健(8)
足底穴位图保健(9)
足底穴位图保健(10)
足底穴位图保健(11)
足底穴位图保健(12)
足底穴位图保健(13)
足底穴位图保健(14)
足底穴位图保健(15)
足底穴位图保健(16)
足底穴位图保健(17)
足底穴位图保健(18)
足底穴位图保健(19)
足底穴位图保健(20)
足底穴位图保健(21)
足底穴位图保健(22)
足底穴位图保健(23)
足底穴位图保健(24)
足底穴位图保健(25)
足底穴位图保健(26)
足底穴位图保健(27)
足底穴位图保健(28)
足底穴位图保健(29)
足底穴位图保健(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