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督脉穴位图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
以下按顺序为你介绍常见督脉穴位: 长强 定位:在会阴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泄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疮、脱肛等肠腑病证;癫狂痫、脊强反折等神志病及腰部和尾骶部疼痛。
腰阳关 定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命门 定位: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萎、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等。
悬枢 定位:在脊柱区,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等脾胃病证;腰脊强痛。
脊中 定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黄疸、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痔疾;癫痫;脱肛;腰脊强痛。
中枢 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胃脘痛、食欲不振、呕吐等脾胃病证;腰背疼痛。
筋缩 定位: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癫狂痫、抽搐、脊强等神志病和筋肉病;胃痛、黄疸。
至阳 定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病证;咳嗽、气喘;腰背疼痛。
灵台 定位:在脊柱区,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咳嗽、气喘、项强、背痛;疔疮;癫狂痫。
神道 定位: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咳嗽、气喘;脊背强痛。
身柱 定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身热、头痛、咳嗽、气喘、惊厥等外感和小儿惊风等;脊背强痛;疔疮发背。
陶道 定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热病、疟疾、恶寒发热等外感病证;头痛、脊强;癫狂痫。
大椎 定位: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骨蒸潮热;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哑门 定位:在颈后区,第2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暴喑、舌缓不语;癫狂痫、癔症等神志病证;头痛、颈项强痛。
风府 定位:在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主治:中风、癫狂痫、癔症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证;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证。
脑户 定位:在头部,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中。
主治:头晕、目眩、面赤、音哑、项强、癫狂痫证、舌本出血等。
强间 定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
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烦心、失眠等。
后顶 定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
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癫狂痫等。
百会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主治: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等神志病证;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前顶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痫等。
囟会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惊痫、小儿囟门不合等。
上星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等。
神庭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癫狂痫、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
素髎 定位:在面部,鼻尖的正中央。
主治: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鼻塞、鼻衄、鼻渊等鼻病。
水沟 定位: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癔症、癫狂痫、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闪挫腰痛。
背督脉穴位图(1)
背督脉穴位图(2)
背督脉穴位图(3)
背督脉穴位图(4)
背督脉穴位图(5)
背督脉穴位图(6)
背督脉穴位图(7)
背督脉穴位图(8)
背督脉穴位图(9)
背督脉穴位图(10)
背督脉穴位图(11)
背督脉穴位图(12)
背督脉穴位图(13)
背督脉穴位图(14)
背督脉穴位图(15)
背督脉穴位图(16)
背督脉穴位图(17)
背督脉穴位图(18)
背督脉穴位图(19)
背督脉穴位图(20)
背督脉穴位图(21)
背督脉穴位图(22)
背督脉穴位图(23)
背督脉穴位图(24)
背督脉穴位图(25)
背督脉穴位图(26)
背督脉穴位图(27)
背督脉穴位图(28)
背督脉穴位图(29)
背督脉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