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穴位图片
在中医理论中,刺激某些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骨骼健康,以下为您介绍几个常见的补钙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简便取穴法:可以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宽度为3寸,在膝盖外侧凹陷处(犊鼻穴)向下量取四指宽即是足三里穴。
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刺激足三里穴能够调节脾胃功能,增强脾胃对营养物质的运化吸收能力,有助于人体摄取和利用钙质等营养成分,从而间接起到补钙作用。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按压5 - 10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度,每天可操作1 - 2次。
也可用艾灸的方式,点燃艾条后距离穴位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每次15 - 20分钟,至皮肤微微发红即可,但要注意避免烫伤。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也就是在内脚踝向上量四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的凹陷处。
功效: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且脾胃运化水谷精微。
刺激三阴交穴可以同时调节肝、脾、肾三脏的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和肾精的滋养,对于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积极意义,有利于钙质在骨骼中的沉积。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三阴交穴,力度适中,每次按摩3 - 5分钟,两侧穴位可交替进行,早晚各一次。
同样也可采用艾灸,方法与足三里穴艾灸相似。
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
功效: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肾主骨生髓,肾气充足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刺激涌泉穴能够激发肾经气血,益肾填精,增强肾脏功能,进而促进骨骼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强化骨骼。
按摩方法:每晚睡前,可先用温水泡脚15 - 20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推搓涌泉穴,每次100 - 200下,以足心发热为宜。
也可以用艾灸,但由于足底皮肤较厚,艾灸时温度可稍高一点,但仍需注意防止烫伤。
大杼穴 位置: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大杼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是八会穴中的“骨会”,专门治疗各种骨病,具有强筋健骨的作用。
刺激大杼穴可以改善骨骼的气血供应,增强骨骼的营养吸收,对补钙和预防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有一定帮助。
按摩方法: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垂直按压大杼穴,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天1 - 2次。
也可借助按摩器具进行适度按摩。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刺激对补钙仅起辅助作用,不能替代正规的补钙措施。
如果存在明显的缺钙症状或骨骼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断和治疗 。
补钙穴位图片(1)
补钙穴位图片(2)
补钙穴位图片(3)
补钙穴位图片(4)
补钙穴位图片(5)
补钙穴位图片(6)
补钙穴位图片(7)
补钙穴位图片(8)
补钙穴位图片(9)
补钙穴位图片(10)
补钙穴位图片(11)
补钙穴位图片(12)
补钙穴位图片(13)
补钙穴位图片(14)
补钙穴位图片(15)
补钙穴位图片(16)
补钙穴位图片(17)
补钙穴位图片(18)
补钙穴位图片(19)
补钙穴位图片(20)
补钙穴位图片(21)
补钙穴位图片(22)
补钙穴位图片(23)
补钙穴位图片(24)
补钙穴位图片(25)
补钙穴位图片(26)
补钙穴位图片(27)
补钙穴位图片(28)
补钙穴位图片(29)
补钙穴位图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