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穴位图解
天枢穴是人体腧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募穴。
以下从不同方面为你详细解读: 1. 穴位定位 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
简便取穴方法:可先找到肚脐(神阙穴),以肚脐为中心,向左右两侧量两横指宽(拇指指间关节宽度为1寸,两横指即约2寸)处,左右各一穴即是天枢穴。
2. 解剖结构 在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 。
3. 主治病症 复制代码 - **消化系统病症**:天枢穴对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有显著的调理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大肠主传导糟粕。
天枢穴作为大肠募穴,能够调节大肠的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脾胃运化能力,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
例如,对于饮食积滞引起的腹胀、便秘,刺激天枢穴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出积滞;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刺激此穴可起到健脾止泻的效果。
- **妇科病症**: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妇科疾病。
这是因为足阳明胃经与冲脉、任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冲任二脉又与女性的生殖系统息息相关。
刺激天枢穴可以调节冲任气血,从而对妇科病症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比如月经不调,多与气血失调有关,通过刺激天枢穴,可使气血通畅,有助于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 **其他病症**:还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疝气等病症。
4. 操作方法 复制代码 - **针刺**:直刺1 - 1.5寸。
针刺时需注意避开重要脏器和血管,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不可自行针刺。
针刺天枢穴可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但对于孕妇,一般禁刺天枢穴,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 **艾灸**:可采用温和灸、回旋灸或隔姜灸等方法。
温和灸时,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侧穴位灸10 - 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回旋灸是在温和灸的基础上,将艾条围绕穴位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移动;隔姜灸则是把姜片放在穴位上,再放上艾绒点燃施灸,借助姜的温热之力和艾绒的纯阳之性,增强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的作用。
艾灸天枢穴适合虚寒体质人群,可起到温补脾胃、散寒止痛等功效。
- **按摩**:用双手食指或中指指腹按压双侧天枢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日可操作2 - 3次。
按摩天枢穴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部不适,尤其适合日常保健和消化不良等轻症的自我调理。
按摩时可配合呼吸,呼气时按压,吸气时放松,效果更佳。
天枢穴位图解(1)
天枢穴位图解(2)
天枢穴位图解(3)
天枢穴位图解(4)
天枢穴位图解(5)
天枢穴位图解(6)
天枢穴位图解(7)
天枢穴位图解(8)
天枢穴位图解(9)
天枢穴位图解(10)
天枢穴位图解(11)
天枢穴位图解(12)
天枢穴位图解(13)
天枢穴位图解(14)
天枢穴位图解(15)
天枢穴位图解(16)
天枢穴位图解(17)
天枢穴位图解(18)
天枢穴位图解(19)
天枢穴位图解(20)
天枢穴位图解(21)
天枢穴位图解(22)
天枢穴位图解(23)
天枢穴位图解(24)
天枢穴位图解(25)
天枢穴位图解(26)
天枢穴位图解(27)
天枢穴位图解(28)
天枢穴位图解(29)
天枢穴位图解(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