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脏穴位图
中医里与心脏相关的穴位较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心经穴位 极泉穴 位置: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功效:可宽胸理气、通经活络,常用于治疗心痛、心悸等心脏病症,还能缓解肩臂疼痛麻木等上肢病症。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按揉极泉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少海穴 位置: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通络、清热凉血,对心脏虚证和实证都有调理作用。
主治:常用于治疗心痛、癔症、失眠等心系病症,以及肘臂挛痛等局部病症。
神门穴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功效:是心经的原穴,有养心安神、清心泻火的作用,可调节心脏气血、安定心神。
主治:心慌、心悸、失眠、健忘、癫痫等多种与心脏和神志相关的疾病。
日常按摩神门穴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心包经穴位 天池穴 位置: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功效:可宽胸理气、活血通络,对心脏及胸部气机不畅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主治:常用于治疗胸痛、胸闷、心烦等心脏及胸部病症。
曲泽穴 位置: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功效:清热除烦、和胃降逆、凉血解毒,能调节心包经气血,缓解心脏烦热之象。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等病症,对于中暑、急性胃肠炎等引起的不适也有一定疗效。
内关穴 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是临床常用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等多种功效,对心脏功能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主治: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晕车、晕船、恶心呕吐等病症的治疗和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心慌不适时,按压内关穴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他相关穴位 巨阙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功效:属任脉穴位,有宁心安神、宽胸止痛、降逆止呕的作用,可调理心脏气血,缓解心胸疼痛等症状。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脘疼痛、呕吐等病症。
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功效:为气会穴,有调畅气机、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的功效,对心脏气机不畅导致的胸闷、胸痛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主治:常用于治疗胸闷、气短、心悸、咳嗽、气喘等心肺病症,也可用于缓解情绪不畅导致的胸部憋闷感。
中医心脏穴位图(1)
中医心脏穴位图(2)
中医心脏穴位图(3)
中医心脏穴位图(4)
中医心脏穴位图(5)
中医心脏穴位图(6)
中医心脏穴位图(7)
中医心脏穴位图(8)
中医心脏穴位图(9)
中医心脏穴位图(10)
中医心脏穴位图(11)
中医心脏穴位图(12)
中医心脏穴位图(13)
中医心脏穴位图(14)
中医心脏穴位图(15)
中医心脏穴位图(16)
中医心脏穴位图(17)
中医心脏穴位图(18)
中医心脏穴位图(19)
中医心脏穴位图(20)
中医心脏穴位图(21)
中医心脏穴位图(22)
中医心脏穴位图(23)
中医心脏穴位图(24)
中医心脏穴位图(25)
中医心脏穴位图(26)
中医心脏穴位图(27)
中医心脏穴位图(28)
中医心脏穴位图(29)
中医心脏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