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胸腹穴位图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手上、胸部、腹部的常见穴位: 手部穴位 劳宫穴 位置: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功效:具有清心火、安心神、凉血止血等作用。
可用于治疗中暑、昏迷、癫狂痫、口疮、口臭等。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常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以及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
少商穴 位置:在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功效:清热利咽、醒脑开窍。
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等肺系实热证,还可用于急救,如昏迷、癫狂等。
内关穴 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
对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呃逆等病症有较好疗效,还可用于晕车、晕船等。
胸部穴位 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功效:宽胸理气、止咳平喘、降逆止呕。
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病症,也是临床常用的保健穴位。
玉堂穴 位置: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
功效: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痛、喉痹咽肿等病症。
天池穴 位置: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功效:宽胸理气、活血通络。
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闷、胁肋疼痛等,对乳腺疾病如乳痈、乳癖等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腹部穴位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积、降逆止呕。
可用于治疗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症。
神阙穴 位置:在腹中部,脐中央。
功效:回阳救逆、健脾和胃、益肾固精。
常用于治疗虚脱、中风脱证等急危重症,以及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虚寒性病症,也是常用的保健灸穴位。
关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可用于治疗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症,以及少腹疼痛、疝气、腹泻、痢疾、便血、尿血、尿频、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气海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功效:益气助阳、调经固经。
常用于治疗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症,以及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道病症,还有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症。
手上胸腹穴位图(1)
手上胸腹穴位图(2)
手上胸腹穴位图(3)
手上胸腹穴位图(4)
手上胸腹穴位图(5)
手上胸腹穴位图(6)
手上胸腹穴位图(7)
手上胸腹穴位图(8)
手上胸腹穴位图(9)
手上胸腹穴位图(10)
手上胸腹穴位图(11)
手上胸腹穴位图(12)
手上胸腹穴位图(13)
手上胸腹穴位图(14)
手上胸腹穴位图(15)
手上胸腹穴位图(16)
手上胸腹穴位图(17)
手上胸腹穴位图(18)
手上胸腹穴位图(19)
手上胸腹穴位图(20)
手上胸腹穴位图(21)
手上胸腹穴位图(22)
手上胸腹穴位图(23)
手上胸腹穴位图(24)
手上胸腹穴位图(25)
手上胸腹穴位图(26)
手上胸腹穴位图(27)
手上胸腹穴位图(28)
手上胸腹穴位图(29)
手上胸腹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