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穴位图走向
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全称足太阳膀胱经,其穴位走向有较为明确的循行路线: 起于目内眦:起始穴位为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
由此上行,左右交会于头顶最高处的百会穴。
这一段循行于头部,联络眼部与脑部,调节头面五官及神志方面的功能。
从头部分支下行 一条分支从头顶分出:到达耳上角部,主要涉及到一些位于头部侧面、颞部附近的穴位,如络却、玉枕等穴位,对耳部及头部侧面的气血运行有调节作用。
另一条分支从头顶入颅内:络脑,再浅出项部,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下行,到达腰部,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深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这一路上分布着众多重要穴位,如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背俞穴。
这些穴位与相应脏腑紧密相连,对调节脏腑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可用于治疗脏腑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病症。
从腰部继续分支下行 一支从腰部分出:沿大腿后侧下行,至腘窝中,也就是委中穴所在位置。
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常用于治疗腰背痛、下肢痿痹等病症。
另一支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过肩胛内侧,沿脊柱两旁下行,经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与前一支会合。
之后继续下行,穿过腓肠肌,出于外踝后方,沿着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终点是至阴穴。
这一段路线上的穴位如承山、飞扬、昆仑、申脉等,对下肢的运动功能、气血循环以及足部的健康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膀胱经穴位走向贯穿人体头、项、背、腰、臀、下肢后侧直至足部,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之一,刺激膀胱经上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多个系统的功能,对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膀胱穴位图走向(1)
膀胱穴位图走向(2)
膀胱穴位图走向(3)
膀胱穴位图走向(4)
膀胱穴位图走向(5)
膀胱穴位图走向(6)
膀胱穴位图走向(7)
膀胱穴位图走向(8)
膀胱穴位图走向(9)
膀胱穴位图走向(10)
膀胱穴位图走向(11)
膀胱穴位图走向(12)
膀胱穴位图走向(13)
膀胱穴位图走向(14)
膀胱穴位图走向(15)
膀胱穴位图走向(16)
膀胱穴位图走向(17)
膀胱穴位图走向(18)
膀胱穴位图走向(19)
膀胱穴位图走向(20)
膀胱穴位图走向(21)
膀胱穴位图走向(22)
膀胱穴位图走向(23)
膀胱穴位图走向(24)
膀胱穴位图走向(25)
膀胱穴位图走向(26)
膀胱穴位图走向(27)
膀胱穴位图走向(28)
膀胱穴位图走向(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