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穴位图
你想问的可能是 “外关穴位”。
外关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
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1. 定位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
简便取穴法:可先找到腕背横纹中点,向上量2横指(食指、中指并拢),两骨之间的凹陷处即为外关穴。
2. 主治病症 复制代码 - **头面五官病症**:常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麦粒肿、牙痛、口眼歪斜等。
比如风热上扰导致的头痛、耳鸣等问题,刺激外关穴能起到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的功效。
- **热病**:对感冒发热、疟疾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外关穴归属三焦经,三焦主气所生病,刺激此穴可调节人体气机,帮助机体抵御外邪,缓解发热症状。
- **上肢病症**:可改善手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情况。
尤其是因经络气血不畅引起的上肢问题,针刺或按摩外关穴能疏通经络气血,减轻不适 。
- **其他病症**:还可用于治疗胁肋痛,以及一些神志病如失眠、癫狂等。
对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引起的胁肋部疼痛,刺激外关穴可起到行气解郁、通络止痛的作用。
3. 保健作用与日常应用 复制代码 -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外关穴,每次按揉3 - 5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可每天进行,有助于缓解疲劳、改善头痛等不适症状。
长期坚持按摩,还能增强身体抵抗力。
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导致颈部、肩部及上肢酸痛时,按摩外关穴能起到一定的放松和缓解疼痛作用。
- **艾灸**: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外关穴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侧穴位灸10 - 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艾灸外关穴可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对于风寒侵袭经络导致的病症效果较好。
外管穴位图(1)
外管穴位图(2)
外管穴位图(3)
外管穴位图(4)
外管穴位图(5)
外管穴位图(6)
外管穴位图(7)
外管穴位图(8)
外管穴位图(9)
外管穴位图(10)
外管穴位图(11)
外管穴位图(12)
外管穴位图(13)
外管穴位图(14)
外管穴位图(15)
外管穴位图(16)
外管穴位图(17)
外管穴位图(18)
外管穴位图(19)
外管穴位图(20)
外管穴位图(21)
外管穴位图(22)
外管穴位图(23)
外管穴位图(24)
外管穴位图(25)
外管穴位图(26)
外管穴位图(27)
外管穴位图(28)
外管穴位图(29)
外管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