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光穴位图
红蓝光照射疗法主要是利用红光和蓝光的特定生物学效应,作用于皮肤表面及一定深度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并非直接针对传统意义上经络学说里的穴位,但在一些临床应用和研究中有相对集中的照射区域,这些区域与部分穴位位置有重合或关联: 面部区域 印堂穴 位置:两眉之间中点处。
关联作用:印堂所在区域进行红蓝光照射,对于改善面部整体血液循环有一定帮助。
从中医角度,印堂反映人体气血和精神状态;红蓝光照射此处,结合其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提升面部气色,对一些因气血不畅引起的面部问题如面色晦暗等可能有辅助改善效果。
常用于痤疮、脂溢性皮炎等面部皮肤病治疗时,可配合其他部位照射。
迎香穴 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关联作用:迎香穴周围进行红蓝光照射,一方面可以改善局部皮肤的营养供应,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伴有鼻部症状(如脂溢性皮炎累及鼻周)或面部炎症性疾病,红蓝光的抗炎作用在此处发挥一定功效,辅助减轻局部红肿、炎症渗出等表现。
颧髎穴 位置: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关联作用:该区域接受红蓝光照射,有助于调节面部局部的气血运行。
在治疗面部痤疮瘢痕、色素沉着等问题时,红蓝光作用于颧髎穴附近,可促进局部胶原蛋白合成,加快皮肤修复进程,减轻瘢痕和色素沉着程度。
背部区域 大椎穴 位置:位于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关联作用:大椎穴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中医认为督脉主一身阳气。
红蓝光照射大椎穴区域,可借助其温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激发阳气,调节全身气血运行。
对于一些因体质虚寒、气血不足引起的皮肤问题(如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通过照射大椎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改善皮肤症状。
肺俞穴 位置: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关联作用:中医理论中肺主皮毛,肺俞穴与肺部功能密切相关。
红蓝光照射肺俞穴,可调节肺脏功能,进而对皮肤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在治疗一些皮肤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时,通过调节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改善皮肤的过敏状态,红蓝光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在此处协同发挥作用。
红蓝光照射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具体病情确定照射部位、剂量和时间等参数,以确保安全有效。
红蓝光穴位图(1)
红蓝光穴位图(2)
红蓝光穴位图(3)
红蓝光穴位图(4)
红蓝光穴位图(5)
红蓝光穴位图(6)
红蓝光穴位图(7)
红蓝光穴位图(8)
红蓝光穴位图(9)
红蓝光穴位图(10)
红蓝光穴位图(11)
红蓝光穴位图(12)
红蓝光穴位图(13)
红蓝光穴位图(14)
红蓝光穴位图(15)
红蓝光穴位图(16)
红蓝光穴位图(17)
红蓝光穴位图(18)
红蓝光穴位图(19)
红蓝光穴位图(20)
红蓝光穴位图(21)
红蓝光穴位图(22)
红蓝光穴位图(23)
红蓝光穴位图(24)
红蓝光穴位图(25)
红蓝光穴位图(26)
红蓝光穴位图(27)
红蓝光穴位图(28)
红蓝光穴位图(29)
红蓝光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