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穴位图动态
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见腹部穴位及它们在不同保健方式下的 “动态” 情况(以动画形式呈现的关键要点模拟,实际可借助医学动画软件等查看更直观内容): 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中央。
动态演示(艾灸时):点燃艾条,距离神阙穴皮肤2 - 3厘米左右进行温和灸。
在动画中可以看到艾条缓慢地围绕穴位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移动,随着艾灸时间推移,穴位局部皮肤微微泛红,热气逐渐渗透入穴位。
这一过程中,能观察到皮肤表面的毛孔似乎微微张开,仿佛在吸收艾灸的温热之力,促进气血运行。
动态演示(按摩时):以食指和中指指腹并拢,放在神阙穴上,先轻柔地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动作要缓慢、平稳,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然后再逆时针方向揉动。
动画里能看到手指与皮肤接触的部位,皮肤随着手指的动作有节奏地起伏,周围的肌肤也有轻微的牵扯感,以激发穴位的经气。
关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
动态演示(热敷时):将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放置在关元穴部位。
在动态画面中,能看到热量从热敷物品传递到皮肤,皮肤温度升高,颜色渐渐变红,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表现为皮肤下隐约可见的血管微微扩张,血液流动似乎也变得更为活跃,以达到温通经络、培元固本的作用。
动态演示(点按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在关元穴上,逐渐用力,穴位处会出现轻微的凹陷。
随着按压的节奏,皮肤有规律地一凹一凸,同时能感觉到穴位下方的组织受到适度的挤压,以产生酸麻胀的得气感为度,随后慢慢松开手指,如此反复操作。
气海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动态演示(呼吸配合按摩):在吸气时,用手掌轻轻放在气海穴上,随着吸气的动作,手掌缓慢向上提起,感觉好像将天地之气引入穴位;呼气时,手掌缓缓下压,将气向下引导至丹田深处。
动画中可清晰看到手掌随着呼吸的节奏起伏,腹部也相应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促进气息在体内的顺畅运行。
动态演示(拔罐时):将火罐吸附在气海穴上,在动画里能看到火罐吸附瞬间,皮肤被快速吸起,形成一个小的隆起,周围皮肤微微充血。
随着拔罐时间的延长,皮肤颜色逐渐加深,呈现出紫红色,表明气血在穴位处得到了聚集和调节。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动态演示(推拿手法):运用掌摩法,将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背伸,用掌面附着在中脘穴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摆动,带动掌面在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旋转摩擦运动。
动画展示中,能看到掌面与皮肤之间的相对滑动,以及穴位周围的肌肤随着推拿动作产生的柔和波动,有助于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动态演示(针刺模拟,仅示意原理,实际需专业操作):消毒后,一根纤细的毫针快速刺入中脘穴,进针过程在动画中表现为针体逐渐没入皮肤,到达一定深度后,医生会进行提插、捻转等手法操作。
此时可以看到针体在穴位内有节奏地上下提动、左右旋转,穴位周围的组织也随之有轻微的动态变化,以激发经气、调整脏腑功能 。
腹部穴位图动态(1)
腹部穴位图动态(2)
腹部穴位图动态(3)
腹部穴位图动态(4)
腹部穴位图动态(5)
腹部穴位图动态(6)
腹部穴位图动态(7)
腹部穴位图动态(8)
腹部穴位图动态(9)
腹部穴位图动态(10)
腹部穴位图动态(11)
腹部穴位图动态(12)
腹部穴位图动态(13)
腹部穴位图动态(14)
腹部穴位图动态(15)
腹部穴位图动态(16)
腹部穴位图动态(17)
腹部穴位图动态(18)
腹部穴位图动态(19)
腹部穴位图动态(20)
腹部穴位图动态(21)
腹部穴位图动态(22)
腹部穴位图动态(23)
腹部穴位图动态(24)
腹部穴位图动态(25)
腹部穴位图动态(26)
腹部穴位图动态(27)
腹部穴位图动态(28)
腹部穴位图动态(29)
腹部穴位图动态(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