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氮止咳穴位图
在中医范畴中,并没有专门针对 “化氮止咳” 的说法,但有许多穴位对于止咳有一定辅助作用,以下为您介绍: 天突穴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天突穴归属任脉,刺激此穴位可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呼吸道病症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比如感受风寒后肺气不宣导致的咳嗽,通过按摩天突穴能起到宣通肺气、止咳的作用。
操作方法:一般采用指压按摩法,将食指或中指放在穴位上,轻轻按压,力度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 - 10分钟,每天可进行3 - 4次。
肺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肺俞穴是肺的背俞穴,是肺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与肺脏联系紧密。
刺激肺俞穴能够调节肺脏功能,增强肺的卫外功能,对于咳嗽、气喘、咳痰等肺部疾病有显著疗效。
无论是实证咳嗽(如风热犯肺、痰湿蕴肺等)还是虚证咳嗽(如肺阴虚、肺气虚等)都适用。
操作方法:可以用艾灸的方式,点燃艾条后,距离穴位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艾灸15 - 2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按摩法,双手握拳,用食指关节点按肺俞穴,力度适中,以局部出现酸麻胀的感觉为度,每次点按3 - 5分钟,每天2 - 3次。
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功效: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别走阳明大肠经,联络表里两经气血。
它不仅能疏风解表,还能宣肺止咳,对于外感咳嗽,尤其是伴有头痛、咽痛等症状的咳嗽效果较好。
操作方法: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压列缺穴,力度由轻到重,以穴位处产生明显的酸胀感为度,每次按压1 - 2分钟,左右两侧穴位可交替进行,每天3 - 4次。
尺泽穴 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功效: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五行属水。
刺激尺泽穴有清泻肺热、凉血止血、止咳平喘的作用,对于肺热炽盛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表现为咳嗽、咯黄稠痰、咽干口燥、发热等症状时可选用。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尺泽穴,力度稍重,以穴位处有明显的酸痛感为宜,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天2 - 3次。
也可以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不过这种操作需要专业医生进行,不可自行操作。
化氮止咳穴位图(1)
化氮止咳穴位图(2)
化氮止咳穴位图(3)
化氮止咳穴位图(4)
化氮止咳穴位图(5)
化氮止咳穴位图(6)
化氮止咳穴位图(7)
化氮止咳穴位图(8)
化氮止咳穴位图(9)
化氮止咳穴位图(10)
化氮止咳穴位图(11)
化氮止咳穴位图(12)
化氮止咳穴位图(13)
化氮止咳穴位图(14)
化氮止咳穴位图(15)
化氮止咳穴位图(16)
化氮止咳穴位图(17)
化氮止咳穴位图(18)
化氮止咳穴位图(19)
化氮止咳穴位图(20)
化氮止咳穴位图(21)
化氮止咳穴位图(22)
化氮止咳穴位图(23)
化氮止咳穴位图(24)
化氮止咳穴位图(25)
化氮止咳穴位图(26)
化氮止咳穴位图(27)
化氮止咳穴位图(28)
化氮止咳穴位图(29)
化氮止咳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