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解毒穴位图
在中医理论中,确实存在一些穴位可通过特定的放血疗法来达到调节气血、清热解毒等目的。
不过放血疗法专业性强,需由专业医生操作,以下简单介绍几个相关穴位: 大椎穴 位置:位于人体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效:此穴为督脉之要穴,具有解表清热、疏风散寒、通阳理气等作用。
通过放血可清泻体内热毒,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咳嗽、气喘等病症。
比如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高热,在大椎穴放血能起到一定的退热效果。
放血操作要点: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大椎穴,深度以刺破皮肤、微微出血为度,然后可加拔火罐,使出血量适当增加,一般每次放血数滴至十几滴不等。
曲池穴 位置: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功效:属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有清热利湿、调和气血、疏风止痒等功效。
放血该穴位可有效清除体内湿热毒邪,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瘾疹(荨麻疹)等多种病症。
例如,对于皮肤瘙痒难耐的荨麻疹患者,曲池穴放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放血操作要点:穴位局部消毒后,选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曲池穴,挤出少量血液,一般每次放血5 - 10滴 。
委中穴 位置: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功效: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舒筋活络等作用。
放血委中穴可清利下焦湿热,常用于治疗腰背痛、下肢痿痹、丹毒等病症。
像下肢丹毒患者,通过委中穴放血可辅助减轻局部红肿热痛症状。
放血操作要点:先让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穴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委中穴,放出适量血液,一般每次放血10 - 15滴 。
耳垂 位置:耳朵最下端柔软的部位。
功效:耳垂上有多个穴位,如眼穴、牙痛点等。
耳垂放血具有明目、醒脑、清热等功效,尤其对麦粒肿(针眼)、目赤肿痛等眼部疾病有较好疗效,还可用于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放血操作要点:将耳垂揉搓至微微发红,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或毫针迅速点刺耳垂,挤出数滴血,一般每侧耳垂放血3 - 5滴 。
放血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体质虚弱、贫血、孕妇、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等不宜使用。
如果有相关需求,务必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与操作,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放血解毒穴位图(1)
放血解毒穴位图(2)
放血解毒穴位图(3)
放血解毒穴位图(4)
放血解毒穴位图(5)
放血解毒穴位图(6)
放血解毒穴位图(7)
放血解毒穴位图(8)
放血解毒穴位图(9)
放血解毒穴位图(10)
放血解毒穴位图(11)
放血解毒穴位图(12)
放血解毒穴位图(13)
放血解毒穴位图(14)
放血解毒穴位图(15)
放血解毒穴位图(16)
放血解毒穴位图(17)
放血解毒穴位图(18)
放血解毒穴位图(19)
放血解毒穴位图(20)
放血解毒穴位图(21)
放血解毒穴位图(22)
放血解毒穴位图(23)
放血解毒穴位图(24)
放血解毒穴位图(25)
放血解毒穴位图(26)
放血解毒穴位图(27)
放血解毒穴位图(28)
放血解毒穴位图(29)
放血解毒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