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下肢穴位图
人体前下肢分布着多个重要穴位,主要集中在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等经络上,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穴位: 足阳明胃经穴位 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常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便秘等胃肠病症,以及下肢痿痹、虚劳诸症。
上巨虚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调和肠胃、通利水道。
主治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等肠道病症,以及下肢痿痹。
下巨虚 位置: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疏导水谷、清利湿热。
可用于治疗泄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证,以及下肢痿痹。
足太阴脾经穴位 三阴交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对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症,以及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病都有较好疗效,还可治疗心悸、失眠、高血压等。
地机 位置: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健脾渗湿、调经止带。
主要用于治疗腹痛、泄泻等脾胃病证,以及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妇科病证。
阴陵泉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利三焦。
常用于治疗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以及膝痛等下肢病症。
前下肢穴位图(1)
前下肢穴位图(2)
前下肢穴位图(3)
前下肢穴位图(4)
前下肢穴位图(5)
前下肢穴位图(6)
前下肢穴位图(7)
前下肢穴位图(8)
前下肢穴位图(9)
前下肢穴位图(10)
前下肢穴位图(11)
前下肢穴位图(12)
前下肢穴位图(13)
前下肢穴位图(14)
前下肢穴位图(15)
前下肢穴位图(16)
前下肢穴位图(17)
前下肢穴位图(18)
前下肢穴位图(19)
前下肢穴位图(20)
前下肢穴位图(21)
前下肢穴位图(22)
前下肢穴位图(23)
前下肢穴位图(24)
前下肢穴位图(25)
前下肢穴位图(26)
前下肢穴位图(27)
前下肢穴位图(28)
前下肢穴位图(29)
前下肢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