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穴位图片
中医认为人体有不少穴位具有一定“消炎”作用,这里的“消炎”是基于调节身体气血、脏腑功能,从而辅助缓解因炎症引发的不适症状。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穴位: 头部穴位 太阳穴 位置: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功效: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对于外感风热或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目赤肿痛等炎症相关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主治: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
可通过用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揉太阳穴2 - 3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印堂穴 位置:在额部,两眉头连线中点。
功效: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对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塞、流涕以及前额部疼痛等有一定的调理功效。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等。
一般用拇指指腹按揉印堂穴,每次1 - 2分钟,频率约每分钟60 - 80次。
上肢穴位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能调节大肠经气血,对于头面五官的炎症,如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消炎止痛效果。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
可用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捏揉合谷穴,每侧3 - 5分钟。
孕妇慎用。
曲池穴 位置: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功效:清热解表,调和气血。
可清除体内热毒,对上肢关节炎症、皮肤炎症等有一定作用,还能辅助降低血压。
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风疹、湿疹等。
按揉时,手臂自然弯曲,用另一手拇指按在曲池穴上,顺时针方向按揉2 - 3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再按揉2 - 3分钟。
下肢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能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消化系统的炎症,如胃炎、肠炎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症。
操作时,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按压5 - 10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度。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对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如盆腔炎、附件炎等,以及泌尿系统炎症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主治: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症;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三阴交穴,每侧穴位按揉3 - 5分钟,力度适中。
消炎穴位图片(1)
消炎穴位图片(2)
消炎穴位图片(3)
消炎穴位图片(4)
消炎穴位图片(5)
消炎穴位图片(6)
消炎穴位图片(7)
消炎穴位图片(8)
消炎穴位图片(9)
消炎穴位图片(10)
消炎穴位图片(11)
消炎穴位图片(12)
消炎穴位图片(13)
消炎穴位图片(14)
消炎穴位图片(15)
消炎穴位图片(16)
消炎穴位图片(17)
消炎穴位图片(18)
消炎穴位图片(19)
消炎穴位图片(20)
消炎穴位图片(21)
消炎穴位图片(22)
消炎穴位图片(23)
消炎穴位图片(24)
消炎穴位图片(25)
消炎穴位图片(26)
消炎穴位图片(27)
消炎穴位图片(28)
消炎穴位图片(29)
消炎穴位图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