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黑芝麻功效与作用
补虚药之补阴药
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也称补益药或补养药。根据补虚药在性能、功效及主治方面的不同,一般又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类。
补阴药:本类药物药性大多味甘性寒凉质润,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之功,兼能清热,主治阴虚津亏证。补阴包括补肺阴、补胃(脾)阴、补肝阴、补肾阴、补心阴等,分别主治肺阴虚、胃(脾)阴虚、肝阴虚、肾阴虚、心阴虚证。
本类药大多有一定滋腻性,故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者慎用。
黑芝麻可食用,可榨油,油称香油、麻油,用作调味品或药膏、膏药等的基质,黑芝麻是芝麻中的一种,虽也用于食品,但作药用偏多,另有一种白芝麻则主要用作食品和油料。
来源:黑芝麻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本品气微,微甘,有油香气。以个大色黑、饱满、无杂质者为佳。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相关名字:巨胜子、黑脂麻、胡麻仁、油麻、胡麻子。以胡麻、巨胜为名载入《神农本草经》。
产地:主产于山东、河南、湖北、四川。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种子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先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味甘,有油香气。
主治病证:
1.精血亏虚,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
本品甘平,入肝肾经,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明目之功,故常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与桑叶配伍为丸服,如桑麻丸(《寿世保元》);亦常配伍巴戟天、熟地黄等补肾益精养血之品,以延年益寿。
2.肠燥便秘
本品富含油脂,能润肠通便,可用于精亏血虚之肠燥便秘。可单用,或与当归、肉苁蓉、火麻仁等润肠通便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 15g。
使用注意:大便溏泻者不宜服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
2、《本草备要》:“补肝肾、润五脏,滑肠。”
3、《玉楸药解》:“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脂肪酸类成分: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等。还含芝麻素、芝麻酚、β一谷甾醇、植物蛋白等。
2.药理作用:黑芝麻有抗衰老作用,可使实验动物的衰老现象推迟发生;所含亚油酸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减轻主动脉病变,有防治动脉硬化作用;可使实验动物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可降低血糖,并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原含量,但大剂量下可使糖原含量下降;所含脂肪油能滑肠通便。
传说故事
相传慈禧太后十分讲究养生,非常信赖药膳食补,在她身边聚集了很多药膳行业的顶尖人物,其中就有山东著名的药膳大师田中宝。据说,一日慈禧食欲不振,命厨子们做一点新鲜的玩意,其他御医都紧张起来:是燕窝选料不好还是人参成色不对,让老佛爷没有胃口?于是纷纷开始研究怎样能将人参、燕窝、熊掌等做得更好。田中宝心想,这老太太可能是山珍海味吃多了,使得胃口提不起来了,于是他就制作了由芝麻、黄豆组成的养颜瘦身粥,深得慈禧的喜爱,田中宝也因此被提拔为御厨房管事。
据文献记载,慈禧年轻时有月经病:“心脾气血不足,肝郁不畅,以致荣行之际(指行经)腰胯腿膝酸沉,膳后身倦。”清官御医李德昌用以黑芝麻为主的膏药给慈禧贴敷(为曾任礼部尚书等职务的晚清重臣李鸿藻所制,该药当时无方名,有温肝肾、壮筋骨、通经络的功效),慈禧使用后觉得确实有效,于光绪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将此膏药方名为“益寿膏”,以后则沿用不衰。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 上一篇:中药龟甲胶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中药桑葚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