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推拿手法
小儿咳嗽推拿手法
文章目录
1、小儿一般咳嗽的原因
2、咳嗽按其发病的症状
3、推拿方法
4、家庭食疗小妙方
咳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证之一,也是呼吸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中医认为,“咳”和“嗽”虽说是同一证候,又多同时出现,因此统称为咳嗽。但实际含义有所区别,在《幼幼集成·咳嗽证治》一书中就有记载:“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虽然很多人习惯不分“咳”和“嗽”,但还是要提醒我们的家长朋友们,遇到孩子咳嗽不要简单地一概而论,是咳是嗽还是咳嗽,背后隐藏着不同的病因。
简单来说,小儿一般咳嗽的原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种:
1.外感
虽然咳嗽一年四季都会出现,但以冬春季节多发,对于干燥的北方而言,儿童出现秋燥咳嗽的概率也非常之高。若风寒或风热之邪气侵害人体,使邪气束于肌肤表面,肺的宣降和清肃功能失调,痰液滋生,则引发咳嗽;若被秋天的燥邪所伤,引起气道干燥,咽喉不爽,肺部津液被灼,痰涎黏结等也会导致咳嗽。
2.内伤
咳嗽的儿童往往平时就有肺气虚或肺阴不足,易致肺气上逆。也有些属于脾胃虚寒,运化失常,易生痰生湿,上扰肺部引发咳嗽。对于饮食习惯不良,过量食用鱼、虾、肉等高热量食物,而少吃果蔬的孩子,易引起肠胃积热,便秘,三四天以上不排大便。这是由于肺和大肠是表里关系,火热之邪的性质又属炎上,肠胃的积热容易上扰熏蒸肺叶,导致肺热叶燋,就像树根一样,一旦缺水树叶就会出现枯黄,因此,胃肠炽热导致的咳嗽也屡见不鲜。
咳嗽按其发病的症状有以下几个常见类型:
1.风寒咳嗽
多见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发热怕风寒而无汗,咽喉部发痒,时有头痛,舌苔薄白,脉浮。
2.风热咳嗽
多见咳嗽痰黄稠,不易咳出,流黄涕,发热,微微出汗,怕冷不明显,口渴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3.阴虚咳嗽
多见干咳少痰,久咳不止,咽喉干、口渴,下午潮热(时高时低),手脚心热。
4.痰湿咳嗽
多见痰多,痰清稀色白,屡咳而痰不绝,并时有胸闷感,恶心,食欲不振,体形瘦弱,神疲体倦。
5.火热咳嗽
多见咳嗽连声,干咳少痰或痰稠夹带有血丝,胸胁部位胀痛,烦躁口苦,面红目赤,大便干燥,小便黄。
6.秋燥咳嗽
多见在秋季,尤其在入睡或晨起时咳嗽较严重,兼有咽部发痒、口舌干燥、干咳无痰,一般不发热,但连续多日不见好转。
大家都知道,感冒会咳嗽,肺炎也会咳嗽……很多疾病都会有咳嗽的症状,怎么通过咳嗽判断疾病类型呢?下面几个要点也许能帮上忙:
1.外感引起的咳嗽大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而内伤咳嗽多是由于便秘,平素脾肺气虚等引起。
2.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多是刺激性干咳,咽喉部干痒,无痰,白天和夜晚均会出现,但往往不会气喘或呼吸急促。
3.支气管炎咳嗽往往在夜间明显加重,尤其是入睡后两小时左右,或者清晨六点。咳嗽有痰,有时咳嗽较剧烈,并有喘咳之声,一般在患感冒以后出现。
4.过敏性咳嗽多是一阵阵的,早上起来明显,夜间、哭闹或活动后加重,一般无痰,尤其是在遇到冷空气、粉尘、花粉时打喷嚏、咳嗽明显,持续时间多为1个〜3个月。
推拿方法
在临床上儿童出现的咳嗽无论是感受外邪或者是内伤乳食所致,推拿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吃药比较困难的儿童,当是首选的方法。而对于肺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在西药治疗的同时,推拿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一)外感咳嗽以清热解表,散寒疏风,止咳化痰为主。
手法治疗顺序:开天门、推攒竹穴、推坎宫各100〜200次,点揉双侧太阳穴30秒,揉肺俞穴100次,点揉乳旁、乳根穴,以及运内八卦、推揉膻中穴各200次。
随症加减
1.风寒者
加推三关100〜200次,点揉合谷穴30秒,拿捏风池穴50次,揉外劳宫、掌小横纹各100次。
2.风热咳嗽者
加清天河水、清肺经、退六腑各200〜300次,点揉大椎、肩井穴各30秒,并提拿肩井穴10次。
3.喘咳痰多,听诊有干、湿性罗音者
加推小横纹100次,揉掌小横纹100次。
4.痰湿者
加补脾经200次,点揉足三里30秒,掐揉四横纹10次。
(二)内伤咳嗽以养阴清肺,止咳化痰,健脾利湿为主。
手法治疗顺序:背部八法1遍,补脾经、补肺经各300次,点揉膻中、乳旁、乳根、中脘、足三里穴各30秒,运内八卦、揉肺俞穴各200次。
随症加减
1.体质虚弱、咳嗽日久并有喘促者
加补肾经、推三关各100〜200次。
2.肺阴虚者
加揉上马100〜200次。
3.咳痰不爽者
加点揉天突、丰隆穴各30秒。
家庭食疗小妙方
(1)风寒咳嗽:用紫苏9克,陈皮9克,白萝卜12克(切片),红糖适量,清水一碗,一起熬至半碗的量,令小儿趁温喝下。
(2)风热咳嗽者:用鸭梨一个(去核),杏仁9克,冰糖10克,煮水喝。
(3)干咳无痰,咳嗽日久者:用松贝3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煮水,或用雪梨去核加入松贝隔水蒸40分钟以上食用。
(4)痰热咳嗽者:用鱼腥草30克,杏仁9克,桔梗3克,水适量,共煮后煎服。
(5)肺阴亏虚者:可服用双汁饮(甘蔗汁、荸荠汁各30克);玉竹沙参(各50克)老鸭(1只)煲;冰糖(20克)炖燕窝(3克);乌梅百合(各20克)粥。
(6)肺热伤津、痰热咳嗽、痰黏稠者:可多食用萝卜、荸荠、鲜藕、芦根等可清热、生津止渴的食物。
(7)阴虚肺燥、干咳痰稠、痰中带有血丝、津少口渴者:可食用银耳等具有滋阴润肺,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功效的食物。
(8)肺燥咳嗽,虚烦失眠者:可食用百合等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利湿消积、宁心安神作用的食物。
(9)秋燥咳嗽者:可频饮三鲜汁,方法是用鲜藕、荸荠、梨各300克,白糖30克,一起榨汁;服用百合银耳粥或梨粥;川贝、雪梨隔水蒸食。如果咳嗽发生在初秋,可让患儿食用雪花梨、香水梨、杏仁、沙参、川贝或秋梨膏等;如果咳嗽发生在深秋,可以用杏仁、橘子皮、紫苏叶、红糖一起煮水,让患儿频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