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丙肝?丙肝的危害有哪些?
1、什么是丙肝?
2、丙肝是怎么回事?
3、传播途径主要分为
4、丙肝的危害有哪些?
5、丙肝应该怎么预防?
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病毒性肝炎。它有三个传播途径,分别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血液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法。输入带有丙肝病毒的血液,或者使用有丙肝病毒血制品,都有可能被传染上丙肝。生活中不能大意,注意这三个传播方式。
丙肝是怎么回事?所谓的丙肝,它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最为典型的症状,在急性和慢性方面,各有差异性。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可出现全身尿黄、眼黄等表现。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较轻或者无自觉症状,可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有易疲劳、食欲不振、腹胀等。
传播途径主要分为:
1.性接触传播:据统计,丙型肝炎在男性同性恋者中的传播率可达20%~50%,在异性恋者中的传播为12%~21%。
2.血液传播:比如我们输血,进行血液透析等治疗的时候可能会引起丙肝的传播;
3.母婴传播:随着丙肝的病毒量升高,其传染性也随之增强;
4.其他的传播途径:如手术、拔牙、自体血充氧治疗、纹身、纹眉纹眼线、美容,或通过皮肤、粘膜溃疡和隐性伤口均可传播丙型肝炎。
丙肝的危害有哪些?
作为危害肝脏健康的隐形杀手,丙肝在早期,如不经过及时的诊治,在发展到肝硬化以后,就会出现一些致命的并发症,比如说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等;
随着肝硬化越发加重,肝脏没办法完全康复,治疗办法也只是对症治疗,有出腹水以后就治疗腹水,有肝性脑病就治疗肝性脑病,那么这个病人的生命,最终会被肝硬化某一个并发症夺去,所以我们说它的危害就是有致命性的终末期的疾病发生。
丙肝应该怎么预防?
1、及时就诊,避免传染
对于有丙肝的患者,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就应当及时住院治疗,并且应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或戊型肝炎分室住院,防止交叉感染。
2、切断传播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应严禁与其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卫生用具,忠于伴侣,拒绝高危性行为,饭前便后要洗手。
3、及时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疫苗,对于防治肝炎病毒,是稳妥且关键性的一步,如果未接种甲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应当尽早做相关疫苗的及时接种。
4、用餐时多注意
外出用餐时最好能够携带自己的餐具,尽量挑选干净卫生的饭店。不和别人共用碗筷,吃饭的时候用公筷夹菜。最好能够选择分餐制,提前把餐分好,这样卫生又安全。
5、定期的去医院检查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丙肝的早期症状不是特别的典型,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定期的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检查一下肝功能,检查一下是否有丙肝,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一些肝脏疾病的高危人群,或者一些经常接触陌生人的人群,肝脏检查特别有必要。
6、注意孕期的体检
丙肝是有可能通过母婴的方式进行传播的,所以孕妇在怀孕过程中,要按时去医院做体检。如果本身就患有丙肝,在怀孕的过程中要做好阻断措施,把病情控制住,不要让新生儿感染上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