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缓解痛经?
痛经是在行经前后,或者月经期出现的痉挛性的腹痛,坠胀、腰酸,或者其它一些症状,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不伴有盆腔病理性的改变,继发性痛经是由盆腔器质性的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感染等所引起的。
我们现在就说一下原发性痛经的病因:一是前列腺素在月经前后,及月经期分泌过多,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产生下腹痉挛性绞痛。
二是宫颈管狭窄,痛经主要在月经来潮前,一旦经血外流通常,疼痛随时可以消退。所以认为疼痛的原因,是子宫下部不能正常的松弛,宫颈管狭窄,而至经血外流不畅所导致的。
三是子宫发育不良,及子宫的位置异常,也可以造成痛经。四是痛经发生在有排卵的月经周期,无排卵的月经周期不会有痛经。
所以认为黄体期孕酮升高,与腹痛也有关系。
中医从证型上分析有6型,分述如下:
1、 气滞血瘀 性格抑郁,经期或经期前后伤于情志,肝郁气滞,气机不利,不能运行气血,血行受阻、冲、任经脉不利,经血瘀于胞中而作痛。
2、寒湿凝滞 经期冒雨涉水,感寒饮冷,或坐卧湿地,寒湿伤于下焦而发为痛经。
3、阳虚内寒 生来怕冷,阴寒内生,冲任虚寒,使经水运行迟滞,血滞不行,留聚而痛。
4、 湿热下注 素有湿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或于经期、产后感染湿热之邪,湿热与经血相博结,发为痛经。
5、气虚血弱 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气血俱虚,无力濡养胞宫,或气虚血瘀,无力流通,发为痛经。
6、肝肾虚损 生来肝肾亏虚后天多产房劳,损及肝肾。精血亏少,充任不足,胞脉失养,行经以后,精血更虚,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致痛经。
痛经与女性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想要远离痛经,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还有多补充矿物质,来缓解痛经,远离疼痛。
痛经的治疗方法(1)食疗法:用益母草煮鸡蛋、山药炖羊肉、川芎丹参煲鸡蛋、苹果、红枣、鸡肉、豆腐皮、当归、干桂圆、乌鸡等等食物;
(2)口服避孕药:抑制排卵;
(3)药物疗法:止痛的药;
(4)运动疗法:放松精神,室内瑜伽可以缓轻疼痛;
(5)按摩法:按摩“太冲穴”,左右按摩20分钟即可;
怎么缓解痛经?
(1)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或者一杯红糖姜汤;
(2)控制饮食,增加营养,少喝冷饮,注意保暖;
(3)注意月经期不要同房;
(4)下腹置热水袋热敷。
(5)药物缓解痛经,最好在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6)加强锻炼,增加身体免疫力,在经期,可以做一些轻度的运动,比如散步。
痛经严重者可以咨询石医生,进行实际情况开中药调理。
- 上一篇:女性生理学解剖结构
- 下一篇:如何让胸自然变大最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