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肉的功效与作用,鸭肉的美味吃法
鸭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除劳热骨蒸,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对于体内有热的患者可以吃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也可以吃鸭肉。
鸭肉的蛋白质含量比畜肉高得多,而且鸭肉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适中。鸭肉中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比猪肉和羊肉少,所以有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鸭肉的功效与作用
1、益气补虚
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等功效,可以治疗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2、滋阴
公鸭肉性微寒,母鸭肉性微温。入药应以老而白、白而骨乌者为佳。用老而肥大之鸭同海参炖食,具有很大的滋补功效,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和虚痨之热。
3、降血压
鸭肉与海带共炖食,可以软化血管并降低血压,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
4、清热健脾
鸭肉性寒凉,食之可祛体内之火气,同时能滋阴、养脾胃,尤其适宜阴虚体质人实用。脾胃虚弱的人经常吃鸭肉,不但能补足身体所需的营养,还能调养脾胃,从而影响到身体对于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对人大有好处。
5、防治心脑管疾病
鸭肉中的脂肪的脂肪酸作用相似于橄榄油,可以降低人体的胆固醇,有利于防治心脑管疾病。
6、抗脚气及抗衰老
鸭肉所含的维生素C和E比其它肉类更多,能有效防治脚气病、神经炎症以及抗衰老。
7、养胃补身
鸭肉的脂肪熔点低,易于消化,能起到养胃的作用,鸭肉还可以去热以及大补劳虚,对身体的保健有很好的效果。
常吃鸭肉的好处多
1、辅助控糖
每百克鸭肉中约含有4.7毫克的烟酸。烟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它被誉为“天然胰岛素激活剂”,可以促使胰岛素高效运作,达到更好的控糖降糖效果,从而维持体内血糖水平的稳定。
2、增强免疫
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在15%~16%左右,高于猪肉。蛋白质是合成体内抗体的主要原材料,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对于提升细胞的修复能力、抵抗病菌入侵等有着重要作用。
3、养胃护肠
鸭肉归脾、胃、肺、肾经,有一定的养胃功效。而且鸭肉的肉质相对比较细腻,容易被消化吸收,因而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鸭肉的饮食宜忌
鸭肉的功效虽然有很多,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食用的哟!
1、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尤其适用于体内有热、易上火的人食用。
(2)发低热、体质虚弱、食欲缺乏、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用更佳。
(3)适宜营养 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少、咽干口渴者食用。
(4)适宜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结核、慢性肾炎水肿者食用。
2、禁忌人群
(1)身体虚寒、受凉引起的不思饮食、胃部冷痛、腹泻清稀及寒性痛经者应少食。
(2)肥胖、动脉硬化、慢性肠炎者应少食。
(3)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鸭肉的美味吃法
1、泡椒炒鸭肉
材料:鸭脯肉、泡椒、大蒜、生姜、葱、花椒、蚝油、酱油、胡椒粉、料酒、水淀粉、白糖。
做法:
(1)鸭脯肉去皮后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蚝油、盐、料酒、水淀粉、少许白糖,拌匀后腌制15分钟。
(2)泡椒切成圈,大蒜去皮切成粒,生姜切片,葱切段。
(3)热锅放油,下放花椒、生姜、大蒜,炸出香味后放入腌制好的鸭肉片,用大火快炒至鸭肉变色。
(4)下入泡椒,翻炒两三分钟左右,(此时如觉得太干可放入一勺高汤),最后放入适量的酱油、葱段,炒匀后即可出锅。
2、红烧鸭
材料:鸭肉、金桔、山楂粉、姜、冰糖、红烧汁、盐、料酒。
做法:
(1)鸭肉切小块、焯水,然后捞起沥水。
(2)锅中放适量油,将鸭肉放入煸炒,将水分炒干,还有一部分鸭油逼出来,鸭肉表面稍稍有点焦。
(3)金桔洗净对半切待用,放入冰糖、姜片拌炒,再放入适量红烧汁、料酒,拌炒上色,放入金桔,稍稍拌炒。
(4)放入少许山楂粉,倒入高压锅,放入适量水、葱结,大火烧7-8分钟之后转小火,最后直接在高压锅内拌炒收汁,撒上葱花,再放几颗金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