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辈子穴位图
你可能想说的是“脚背上的穴位”,以下为你介绍一些脚背上比较重要的穴位: 太冲穴 位置: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作用:它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经常按摩可调节情绪,改善因肝郁气滞引起的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还能辅助降血压。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太冲穴,力度适中,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日1 - 2次。
行间穴 位置:在足背,当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属于足厥阴肝经穴位,有清肝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
对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失眠等肝经风热病症有较好疗效,也有助于缓解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
按摩方法: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穴位,轻轻揉按,每次2 - 3分钟,早晚各1次。
解溪穴 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
作用: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有清胃化痰、镇惊安神、舒筋活络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等病症,对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点按解溪穴,力度由轻到重,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摩3 - 5分钟。
丘墟穴 位置:在足背,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作用:为足少阳胆经的原穴,能疏肝利胆、通经活络。
可缓解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等症状,对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按揉丘墟穴,每次按摩2 - 3分钟,以穴位处微微发热为度。
足临泣穴 位置:在足背,第4、5跖骨结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作用:是足少阳胆经的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带脉。
具有平肝熄风、化痰消肿、调经止痛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月经不调、乳痈等病症。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柔地按揉足临泣穴,每次3 - 5分钟,每日可按摩2 - 3次。
脚辈子穴位图(1)
脚辈子穴位图(2)
脚辈子穴位图(3)
脚辈子穴位图(4)
脚辈子穴位图(5)
脚辈子穴位图(6)
脚辈子穴位图(7)
脚辈子穴位图(8)
脚辈子穴位图(9)
脚辈子穴位图(10)
脚辈子穴位图(11)
脚辈子穴位图(12)
脚辈子穴位图(13)
脚辈子穴位图(14)
脚辈子穴位图(15)
脚辈子穴位图(16)
脚辈子穴位图(17)
脚辈子穴位图(18)
脚辈子穴位图(19)
脚辈子穴位图(20)
脚辈子穴位图(21)
脚辈子穴位图(22)
脚辈子穴位图(23)
脚辈子穴位图(24)
脚辈子穴位图(25)
脚辈子穴位图(26)
脚辈子穴位图(27)
脚辈子穴位图(28)
脚辈子穴位图(29)
脚辈子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