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背降压穴位图
人体脚背分布着多个重要穴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 。
简单找法是把脚大拇指和第二个脚趾往上面掰,在两根骨头连接的地方有个凹陷,就是太冲穴。
功效: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歪、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小儿惊风等病症。
经常按摩太冲穴还能调节情绪,对于肝郁气滞、爱生气的人有很好的舒缓作用。
行间穴 位置:在足背,当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也就是大脚趾和二脚趾缝往上一点的位置。
功效:能清肝泻火、凉血调经、熄风止痉。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口喎、胁痛、疝气、小便不利、崩漏、癫痫、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
此穴对于肝火旺引起的眼红、烦躁等有较好的调理功效。
内庭穴 位置: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在脚背第二和第三个脚趾之间的缝隙处。
功效: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齿痛、咽喉肿痛、鼻衄、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等。
对于胃火旺盛导致的口臭、牙龈肿痛等有一定缓解作用。
陷谷穴 位置:位于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在足背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中,从内庭穴往后推,摸到两块骨头结合的地方就是。
功效:能清热解表、和胃行水、理气止痛。
可治疗面目浮肿、水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等病症。
冲阳穴 位置: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在足背最高点,能摸到明显动脉跳动的地方。
功效:具有和胃化痰、通络宁神的作用。
主治胃痛、腹胀、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疟疾、癫狂等。
此外,冲阳穴还可以反映胃气的盛衰,通过触摸此穴的动脉搏动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解溪穴 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在脚踝前面的横纹中点,两条肌腱中间的凹陷处。
功效:能够清胃化痰、镇惊安神、舒筋活络。
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踝关节疼痛等。
对改善下肢运动不利、脚踝扭伤等有一定帮助。
脚背降压穴位图(1)
脚背降压穴位图(2)
脚背降压穴位图(3)
脚背降压穴位图(4)
脚背降压穴位图(5)
脚背降压穴位图(6)
脚背降压穴位图(7)
脚背降压穴位图(8)
脚背降压穴位图(9)
脚背降压穴位图(10)
脚背降压穴位图(11)
脚背降压穴位图(12)
脚背降压穴位图(13)
脚背降压穴位图(14)
脚背降压穴位图(15)
脚背降压穴位图(16)
脚背降压穴位图(17)
脚背降压穴位图(18)
脚背降压穴位图(19)
脚背降压穴位图(20)
脚背降压穴位图(21)
脚背降压穴位图(22)
脚背降压穴位图(23)
脚背降压穴位图(24)
脚背降压穴位图(25)
脚背降压穴位图(26)
脚背降压穴位图(27)
脚背降压穴位图(28)
脚背降压穴位图(29)
脚背降压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