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脾胃穴位图
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有效调理小孩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手部穴位 补脾经 位置:在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方法: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桡侧缘(拇指外侧缘)从指尖推向指根,频率一般每分钟100 - 300次,每次操作约3 - 5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行滞消食,常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清胃经 位置:在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从腕横纹至拇指根的桡侧缘。
操作方法: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手法要轻快柔和,频率每分钟100 - 300次,每次操作2 - 3分钟。
功效: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可改善小儿口臭、牙龈肿痛、呕吐、便秘等胃热症状。
板门 位置:在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在大鱼际平面上作顺时针环形推动,称运板门;若用拇指按揉板门穴,则称为揉板门。
频率每分钟100 - 300次,每次操作3 - 5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对小儿食积、腹胀、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腹部穴位 中脘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操作方法:用手指或掌心轻柔地按揉中脘穴,一般采用顺时针方向,频率每分钟60 - 100次,每次操作3 - 5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可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寒、积食、呕吐、泄泻等消化系统病症。
神阙 位置:在腹中部,脐中央。
操作方法:通常采用摩法,即手掌轻放在神阙穴上,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摩动,动作要轻柔缓慢,频率每分钟60 - 80次,每次操作3 - 5分钟。
功效:温阳救逆、利水固脱、健脾益胃,对小儿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背部穴位 脾俞 位置: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力度适中,以小儿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频率每分钟80 - 120次,每次操作3 - 5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利湿升清,可增强脾胃功能,改善小儿消化吸收不良、食欲不振等状况。
胃俞 位置: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按揉胃俞穴,手法轻柔,频率每分钟80 - 120次,每次操作3 - 5分钟。
功效:和胃健脾、理中降逆,有助于缓解小儿胃脘疼痛、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下肢穴位 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穴,按揉时要有一定的渗透力,频率每分钟100 - 150次,每次操作3 - 5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是保健要穴,可增强小儿体质,提高脾胃功能。
给小孩按摩穴位时,要注意手法轻柔,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小儿娇嫩的肌肤。
如果小儿脾胃问题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
小孩脾胃穴位图(1)
小孩脾胃穴位图(2)
小孩脾胃穴位图(3)
小孩脾胃穴位图(4)
小孩脾胃穴位图(5)
小孩脾胃穴位图(6)
小孩脾胃穴位图(7)
小孩脾胃穴位图(8)
小孩脾胃穴位图(9)
小孩脾胃穴位图(10)
小孩脾胃穴位图(11)
小孩脾胃穴位图(12)
小孩脾胃穴位图(13)
小孩脾胃穴位图(14)
小孩脾胃穴位图(15)
小孩脾胃穴位图(16)
小孩脾胃穴位图(17)
小孩脾胃穴位图(18)
小孩脾胃穴位图(19)
小孩脾胃穴位图(20)
小孩脾胃穴位图(21)
小孩脾胃穴位图(22)
小孩脾胃穴位图(23)
小孩脾胃穴位图(24)
小孩脾胃穴位图(25)
小孩脾胃穴位图(26)
小孩脾胃穴位图(27)
小孩脾胃穴位图(28)
小孩脾胃穴位图(29)
小孩脾胃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