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找穴位图
人体穴位众多,准确找到穴位对于养生保健、疾病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且实用的找穴位方法: 根据体表标志定位 固定标志: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肚脐等。
神阙穴:位于腹中部,就在肚脐中央。
印堂穴:在两眉之间的中点处,非常容易定位。
膻中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
对于女性来说,若乳头位置随年龄、体型等因素有所变化,可先找到胸骨角,其平对第2肋,向下数到第4肋间隙,再取前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交点即为膻中穴。
活动标志:指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姿势才能出现的标志,主要是关节、肌肉、肌腱、皮肤的凹陷和皱纹等。
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当手臂弯曲时,肘横纹外侧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凹陷,与肱骨外上髁(胳膊肘外侧的骨性突起)连线的中点就是曲池穴。
肩髃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部会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处即为肩髃穴。
骨度分寸定位法 这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为一定的长度或宽度,并将其等分若干份,每一份作为一寸,以此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为12寸,用于确定头面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比如百会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可从前发际向后量取5个“骨度分寸”单位来大致定位。
胸腹部:胸骨上窝(天突穴处)至剑胸结合中点(歧骨)为9寸;剑胸结合中点(歧骨)至脐中为8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穴)为5寸。
例如,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即从肚脐向上量取4个“骨度分寸”单位。
上肢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为9寸;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为12寸。
如内关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从腕掌侧远端横纹向上量取2个“骨度分寸”单位,在两条肌腱之间找到该穴位。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以患者本人手指的某些部位作为测量单位,来量取穴位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指、示指屈曲成环形,中指中节侧面所形成的两端横纹)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常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四指宽度即为3寸。
常用于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取穴。
例如,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这里的“3寸”就可以用横指同身寸来量取。
初次找穴位可能不太准确,建议对照人体穴位图、穴位模型,或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练习,随着经验的积累,就能更准确地找到穴位。
人体找穴位图(1)
人体找穴位图(2)
人体找穴位图(3)
人体找穴位图(4)
人体找穴位图(5)
人体找穴位图(6)
人体找穴位图(7)
人体找穴位图(8)
人体找穴位图(9)
人体找穴位图(10)
人体找穴位图(11)
人体找穴位图(12)
人体找穴位图(13)
人体找穴位图(14)
人体找穴位图(15)
人体找穴位图(16)
人体找穴位图(17)
人体找穴位图(18)
人体找穴位图(19)
人体找穴位图(20)
人体找穴位图(21)
人体找穴位图(22)
人体找穴位图(23)
人体找穴位图(24)
人体找穴位图(25)
人体找穴位图(26)
人体找穴位图(27)
人体找穴位图(28)
人体找穴位图(29)
人体找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