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的穴位图
以下为你介绍一些与调理气血相关的重要穴位: 头部穴位 百会穴 位置: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简便取穴法:两耳尖向上连线中点处。
功效:此穴为诸阳之会,能升提阳气、清利头目,可改善因气血不足导致的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促进头部气血运行 。
神庭穴 位置: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功效:具有宁心安神、清头散风的作用,刺激该穴位有助于推动头部气血循环,缓解头部气血不畅引起的不适。
躯干部穴位 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功效:为气会之所,能调畅气机、宽胸理气、活血通络,对于气滞血瘀导致的胸闷、胸痛、心悸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刺激中脘穴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与运化。
气海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功效: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可增强人体的元气,推动气血运行。
关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具有补肾培元、温阳固脱的作用,能补充人体阳气,促进气血化生和运行,改善气血不足状况。
四肢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功效,可促进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保证气血充足的来源。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促进气血的生成与调节,尤其对女性气血不调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血海穴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功效: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作用,可调节血液循环,养血活血,改善血虚、血瘀等气血方面的问题。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能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可促进手部乃至全身的气血流通,对头面部气血不畅引起的病症也有一定疗效。
气血的穴位图(1)
气血的穴位图(2)
气血的穴位图(3)
气血的穴位图(4)
气血的穴位图(5)
气血的穴位图(6)
气血的穴位图(7)
气血的穴位图(8)
气血的穴位图(9)
气血的穴位图(10)
气血的穴位图(11)
气血的穴位图(12)
气血的穴位图(13)
气血的穴位图(14)
气血的穴位图(15)
气血的穴位图(16)
气血的穴位图(17)
气血的穴位图(18)
气血的穴位图(19)
气血的穴位图(20)
气血的穴位图(21)
气血的穴位图(22)
气血的穴位图(23)
气血的穴位图(24)
气血的穴位图(25)
气血的穴位图(26)
气血的穴位图(27)
气血的穴位图(28)
气血的穴位图(29)
气血的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