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内部穴位图
耳朵内部分布着众多穴位,这些穴位大多集中在耳郭上,形成了一个倒置的胎儿全息图,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身体各脏腑器官的功能,常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为你介绍一些较为常用的耳朵内部穴位: 耳周穴位 耳门穴:在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隶属手少阳三焦经,具有清热泻火、聪耳利窍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耳鸣、耳聋、聤耳(化脓性中耳炎之类病症 )等耳部疾病,以及齿痛、颈颔痛等。
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处。
归属于手太阳小肠经,有开窍聪耳、疏风清热的作用,常用于改善耳鸣、耳聋、聤耳、牙痛、癫狂痫等症状。
听会穴:处于耳区,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属足少阳胆经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开窍聪耳的效果,对耳鸣、耳聋、聤耳、面痛、口眼歪斜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耳郭穴位 耳垂: 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
主治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近视眼等眼部疾病。
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
常用于缓解牙痛、牙周炎、拔牙后疼痛等。
耳舟: 肩:在耳舟部,肩关节对应的位置。
对于肩部疼痛、肩周炎等肩部病症有一定调理作用。
肘:位于耳舟中,肘关节对应的区域。
可辅助治疗肘部疼痛、肱骨外上髁炎等。
对耳轮: 颈椎:在对耳轮上脚起始部,与颈椎相应处。
适用于颈椎病、落枕等。
腰椎:在对耳轮上,与腰椎相应处。
常用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等。
三角窝: 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有镇静安神、消炎止痛等作用,可用于失眠、多梦、焦虑、神经衰弱、高血压、戒断综合征等。
盆腔:在三角窝后1/3的下部,即三角窝5区。
对盆腔炎、附件炎、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病症有一定疗效。
耳甲: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主要用于胃痛、胃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症状。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可辅助治疗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
耳朵内部穴位图(1)
耳朵内部穴位图(2)
耳朵内部穴位图(3)
耳朵内部穴位图(4)
耳朵内部穴位图(5)
耳朵内部穴位图(6)
耳朵内部穴位图(7)
耳朵内部穴位图(8)
耳朵内部穴位图(9)
耳朵内部穴位图(10)
耳朵内部穴位图(11)
耳朵内部穴位图(12)
耳朵内部穴位图(13)
耳朵内部穴位图(14)
耳朵内部穴位图(15)
耳朵内部穴位图(16)
耳朵内部穴位图(17)
耳朵内部穴位图(18)
耳朵内部穴位图(19)
耳朵内部穴位图(20)
耳朵内部穴位图(21)
耳朵内部穴位图(22)
耳朵内部穴位图(23)
耳朵内部穴位图(24)
耳朵内部穴位图(25)
耳朵内部穴位图(26)
耳朵内部穴位图(27)
耳朵内部穴位图(28)
耳朵内部穴位图(29)
耳朵内部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