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颈椎穴位图
在使用中频疗法治疗颈椎相关问题时,常涉及以下穴位: 颈部局部穴位 风池穴 位置:位于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此穴为足少阳胆经穴位,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
刺激风池穴可改善颈部气血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对于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头痛、颈部疼痛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中频应用:将中频电极片放置在双侧风池穴上,通过调整合适的电流强度、频率等参数,利用中频电流的刺激,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减轻颈部不适。
天柱穴 位置: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功效: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能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可有效缓解颈部僵硬、疼痛以及因颈椎病变压迫神经导致的肩背部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中频应用:把电极片准确贴在天柱穴部位,借助中频电流深入刺激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颈部肌肉,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带来的不良影响。
大椎穴 位置:位于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功效:为督脉之穴,有解表清热、通阳理气、散寒通络等功效。
刺激大椎穴不仅能改善颈部局部症状,还可调节全身阳气,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因风寒侵袭、气血不畅引起的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中频应用:将中频电极片置于大椎穴处,通过适当的电流刺激,激发经气活动,促使气血运行通畅,减轻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等问题。
上肢远端穴位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虽然位于手部,但根据经络理论,其与颈部经络相互联系。
刺激合谷穴可通过经络传导,缓解颈部疼痛,尤其适用于颈椎病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中频应用:将电极片贴于合谷穴,利用中频电流刺激,调节经络气血,改善颈部病变对上肢神经的压迫症状,减轻上肢不适。
后溪穴 位置:在手掌尺侧,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功效: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穴位,通于督脉。
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可缓解颈部疼痛、僵硬,对于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颈部劳损、颈椎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中频应用:把中频电极片固定在后溪穴上,通过电流刺激,激发穴位经气,促进颈部气血流通,减轻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程度。
中频颈椎穴位图(1)
中频颈椎穴位图(2)
中频颈椎穴位图(3)
中频颈椎穴位图(4)
中频颈椎穴位图(5)
中频颈椎穴位图(6)
中频颈椎穴位图(7)
中频颈椎穴位图(8)
中频颈椎穴位图(9)
中频颈椎穴位图(10)
中频颈椎穴位图(11)
中频颈椎穴位图(12)
中频颈椎穴位图(13)
中频颈椎穴位图(14)
中频颈椎穴位图(15)
中频颈椎穴位图(16)
中频颈椎穴位图(17)
中频颈椎穴位图(18)
中频颈椎穴位图(19)
中频颈椎穴位图(20)
中频颈椎穴位图(21)
中频颈椎穴位图(22)
中频颈椎穴位图(23)
中频颈椎穴位图(24)
中频颈椎穴位图(25)
中频颈椎穴位图(26)
中频颈椎穴位图(27)
中频颈椎穴位图(28)
中频颈椎穴位图(29)
中频颈椎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