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屏部穴位图
耳屏部有多个穴位,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1. 外耳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方,近屏尖处 。
主治:外耳道炎、耳鸣、听力减退等耳部病症。
操作:一般采用毫针浅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进行刺激。
2. 外鼻 位置:在耳屏外侧面中部,即耳屏2区中点 。
主治:鼻前庭炎、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
操作:针刺时宜斜刺,也可使用埋针或压丸法刺激穴位,以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
3. 屏尖 位置:在耳屏上部尖端 。
主治:发热、牙痛、麦粒肿、单纯疱疹等。
操作:针法可点刺放血,也可采用压丸等常规刺激方法,有助于激发经气,调节身体机能。
4. 肾上腺 位置: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4区下缘 。
主治: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链霉素中毒、眩晕、哮喘等。
操作:临床操作时,可根据病情选用针刺、埋针或穴位注射等方法,以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
5. 咽喉 位置: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即耳屏1区 。
主治: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声音嘶哑等咽喉部病症。
操作:可通过毫针轻刺,或用耳穴贴压法,促使局部气血通畅,减轻病症。
6. 内鼻 位置: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2区 。
主治:各种鼻炎、鼻窦炎、鼻衄等。
操作:刺激该穴位时,常用的方法有毫针针刺、埋针以及用磁珠或王不留行籽贴压等,以调节鼻腔气血,改善症状。
7. 皮质下 位置:在耳屏内侧面下1/4处,即耳屏4区 。
主治:痛症、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近视、失眠等。
操作:临床运用时,根据不同病症和患者体质,可选择合适的刺激方式,如针刺、按摩、贴压等,以调节大脑皮质功能,平衡机体阴阳。
耳屏部穴位图(1)
耳屏部穴位图(2)
耳屏部穴位图(3)
耳屏部穴位图(4)
耳屏部穴位图(5)
耳屏部穴位图(6)
耳屏部穴位图(7)
耳屏部穴位图(8)
耳屏部穴位图(9)
耳屏部穴位图(10)
耳屏部穴位图(11)
耳屏部穴位图(12)
耳屏部穴位图(13)
耳屏部穴位图(14)
耳屏部穴位图(15)
耳屏部穴位图(16)
耳屏部穴位图(17)
耳屏部穴位图(18)
耳屏部穴位图(19)
耳屏部穴位图(20)
耳屏部穴位图(21)
耳屏部穴位图(22)
耳屏部穴位图(23)
耳屏部穴位图(24)
耳屏部穴位图(25)
耳屏部穴位图(26)
耳屏部穴位图(27)
耳屏部穴位图(28)
耳屏部穴位图(29)
耳屏部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