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所有穴位图
以下为与胃部相关的穴位,主要包括分布在腹部正中线及附近、下肢等部位的穴位: 腹部穴位 中脘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常用于治疗胃痛、腹胀、呕吐、呃逆、消化不良等脾胃病症。
上脘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功效:理气化痰、和胃降逆,可缓解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呃逆等胃部不适症状。
下脘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功效:健脾和胃、消积化滞,对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等胃肠疾病有一定疗效。
建里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功效:和胃健脾、消食化积,有助于改善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梁门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效:调中和胃、理气止痛,常用于缓解胃痛、呕吐、食欲不振等胃部相关问题。
关门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效:健脾和胃、利水消肿,可辅助治疗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消化系统病症。
下肢穴位 足三里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对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等多种胃部及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显著疗效,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上巨虚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效:调和肠胃、通经活络,可用于治疗腹痛、腹胀、痢疾、便秘等胃肠病症。
下巨虚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效:调理肠胃、通利经络,对小腹痛、泄泻、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作用。
背部穴位 胃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部及消化系统病症。
三焦俞 定位: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调畅三焦气机、健脾利湿,虽然并非直接针对胃部,但对改善全身水液代谢及消化功能有帮助,间接影响胃部功能,可辅助治疗腹胀、肠鸣、泄泻等症。
胃部所有穴位图(1)
胃部所有穴位图(2)
胃部所有穴位图(3)
胃部所有穴位图(4)
胃部所有穴位图(5)
胃部所有穴位图(6)
胃部所有穴位图(7)
胃部所有穴位图(8)
胃部所有穴位图(9)
胃部所有穴位图(10)
胃部所有穴位图(11)
胃部所有穴位图(12)
胃部所有穴位图(13)
胃部所有穴位图(14)
胃部所有穴位图(15)
胃部所有穴位图(16)
胃部所有穴位图(17)
胃部所有穴位图(18)
胃部所有穴位图(19)
胃部所有穴位图(20)
胃部所有穴位图(21)
胃部所有穴位图(22)
胃部所有穴位图(23)
胃部所有穴位图(24)
胃部所有穴位图(25)
胃部所有穴位图(26)
胃部所有穴位图(27)
胃部所有穴位图(28)
胃部所有穴位图(29)
胃部所有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