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全部穴位图
臀部分布着多个重要穴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承扶穴 位置: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等。
刺激该穴位可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缓解相关部位的不适 。
委中穴:虽然严格意义上不完全在臀部,但与臀部经络相连密切。
位置: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症,对于臀部经络气血不畅引起的下肢问题有调节作用。
秩边穴 位置: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功效:可用于治疗腰骶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便秘、痔疾等。
对臀部及下肢的气血循环有较好的调节效果。
足少阳胆经穴位 环跳穴 位置: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功效:是治疗下肢疾病的重要穴位,常用于改善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症状。
刺激环跳穴可疏通胆经气血,缓解臀部及下肢的疼痛和活动不利 。
居髎穴 位置:在臀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主要治疗腰腿痹痛、瘫痪、疝气等病症,对改善臀部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
经外奇穴 髋骨穴 位置:在臀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内1/3折点处,左右计2穴。
功效: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对缓解臀部及下肢因神经问题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有帮助。
督脉穴位 腰俞穴 位置:在骶部,正对骶管裂孔,后正中线上。
功效: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带下、痔疾、脱肛、腰脊强痛等。
对调节臀部及盆腔区域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有一定意义。
长强穴 位置:在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主治泄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疮、脱肛等肠道及肛肠病症,同时对臀部局部气血不畅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臀部全部穴位图(1)
臀部全部穴位图(2)
臀部全部穴位图(3)
臀部全部穴位图(4)
臀部全部穴位图(5)
臀部全部穴位图(6)
臀部全部穴位图(7)
臀部全部穴位图(8)
臀部全部穴位图(9)
臀部全部穴位图(10)
臀部全部穴位图(11)
臀部全部穴位图(12)
臀部全部穴位图(13)
臀部全部穴位图(14)
臀部全部穴位图(15)
臀部全部穴位图(16)
臀部全部穴位图(17)
臀部全部穴位图(18)
臀部全部穴位图(19)
臀部全部穴位图(20)
臀部全部穴位图(21)
臀部全部穴位图(22)
臀部全部穴位图(23)
臀部全部穴位图(24)
臀部全部穴位图(25)
臀部全部穴位图(26)
臀部全部穴位图(27)
臀部全部穴位图(28)
臀部全部穴位图(29)
臀部全部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