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后背穴位图
肺部在后背有多个重要穴位,这些穴位对于调节肺部功能、治疗肺部相关疾病有重要作用,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肺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简单取穴法是,低头时颈部最高的骨头(第7颈椎棘突),往下数三个椎体,其下方左右旁开两横指宽处就是肺俞穴。
功效:肺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养阴润肺等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潮热、盗汗等肺系病症。
应用:临床上常通过针刺、艾灸或按摩肺俞穴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比如,对于风寒咳嗽,可采用艾灸肺俞穴的方法,以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对于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潮热盗汗,可通过按摩肺俞穴来滋阴润肺 。
膏肓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功效:有补益肺气、养阴清肺、调理虚损等作用。
此穴善治各种虚劳、羸瘦、咳嗽、气喘等慢性虚弱性病症,尤其对于久病体虚、肺气不足者有较好疗效。
应用: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传统医学认为,艾灸膏肓穴可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对一些慢性疾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民间也流传“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若要健,膏肓常常灸”的说法,强调了膏肓穴保健强身的作用。
风门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具有祛风解表、宣通肺气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等外感病症以及项强、胸背痛等局部病症。
因其能疏散风邪,故名为风门,是祛风要穴之一。
应用:当人体感受外邪出现恶寒、发热、头痛等感冒症状时,按摩或针刺风门穴可起到解表散寒、疏风止痛的作用。
此外,对于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的背部疼痛,刺激风门穴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厥阴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止咳化痰的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心痛、心悸、胸闷等病症。
虽然它主要与心包经相关,但与肺部也有密切联系,可调节心肺气机。
应用:在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伴有咳嗽、胸闷等症状的患者,除了选取心经、心包经穴位外,也常配合厥阴俞穴进行治疗,以增强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效果。
同时,对于肺气不宣导致的胸闷、咳嗽,刺激厥阴俞穴也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膈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具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活血化瘀等功效。
它是八会穴中的血会,与血液的运行和调节密切相关。
对于肺部疾病而言,膈俞穴可通过调节气血,辅助治疗咳嗽、气喘等病症,尤其适用于伴有瘀血阻滞的情况。
应用:在治疗久咳不愈且伴有胸部刺痛、面色晦暗等瘀血症状时,可配合肺俞穴、膻中等穴位,针刺或艾灸膈俞穴,以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此外,膈俞穴还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但因其特殊的气血调节作用,在肺部疾病治疗中也有一定应用价值。
肺部后背穴位图(1)
肺部后背穴位图(2)
肺部后背穴位图(3)
肺部后背穴位图(4)
肺部后背穴位图(5)
肺部后背穴位图(6)
肺部后背穴位图(7)
肺部后背穴位图(8)
肺部后背穴位图(9)
肺部后背穴位图(10)
肺部后背穴位图(11)
肺部后背穴位图(12)
肺部后背穴位图(13)
肺部后背穴位图(14)
肺部后背穴位图(15)
肺部后背穴位图(16)
肺部后背穴位图(17)
肺部后背穴位图(18)
肺部后背穴位图(19)
肺部后背穴位图(20)
肺部后背穴位图(21)
肺部后背穴位图(22)
肺部后背穴位图(23)
肺部后背穴位图(24)
肺部后背穴位图(25)
肺部后背穴位图(26)
肺部后背穴位图(27)
肺部后背穴位图(28)
肺部后背穴位图(29)
肺部后背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