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艾灸穴位图
艾灸对于口疮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以下是一些可艾灸的穴位: 廉泉穴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功效:清利咽喉、消肿止痛,可改善口舌生疮所伴随的咽喉不适等症状,有助于减轻口疮带来的疼痛 。
操作:采用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艾灸10 - 15分钟,每日1次。
承浆穴 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功效:疏导水液、祛风止痛,对口疮引起的局部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调节局部气血运行,促进口疮愈合。
操作:温和灸10 - 15分钟,以穴位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为度,每天艾灸1次。
合谷穴 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是。
功效: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此穴为人体常用保健穴位,可调节全身气血,对于因上火等原因导致的口疮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操作:艾灸时距穴位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每次15 - 20分钟,每日1 - 2次。
劳宫穴 定位: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功效:清心泄热、开窍醒神。
口疮很多时候与心脾积热有关,艾灸劳宫穴可清泻心火,从而缓解口疮症状。
操作:温和灸10 - 15分钟,每天1次。
由于劳宫穴在手部,艾灸时要注意温度控制,避免烫伤皮肤。
涌泉穴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效:滋阴降火、益肾平肝。
对于虚火上炎引起的口疮,艾灸涌泉穴可引火归元,使上炎的虚火下行,达到治疗目的。
操作:睡前艾灸效果更佳,每次艾灸15 - 20分钟,每日1次。
艾灸治疗口疮有一定效果,但如果口疮症状严重、持续不愈或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规范治疗 。
口疮艾灸穴位图(1)
口疮艾灸穴位图(2)
口疮艾灸穴位图(3)
口疮艾灸穴位图(4)
口疮艾灸穴位图(5)
口疮艾灸穴位图(6)
口疮艾灸穴位图(7)
口疮艾灸穴位图(8)
口疮艾灸穴位图(9)
口疮艾灸穴位图(10)
口疮艾灸穴位图(11)
口疮艾灸穴位图(12)
口疮艾灸穴位图(13)
口疮艾灸穴位图(14)
口疮艾灸穴位图(15)
口疮艾灸穴位图(16)
口疮艾灸穴位图(17)
口疮艾灸穴位图(18)
口疮艾灸穴位图(19)
口疮艾灸穴位图(20)
口疮艾灸穴位图(21)
口疮艾灸穴位图(22)
口疮艾灸穴位图(23)
口疮艾灸穴位图(24)
口疮艾灸穴位图(25)
口疮艾灸穴位图(26)
口疮艾灸穴位图(27)
口疮艾灸穴位图(28)
口疮艾灸穴位图(29)
口疮艾灸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