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反穴位图
你想问的可能是“上脘穴位”。
上脘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任脉,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1. 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
简单取穴方法:仰卧位,先找到胸骨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中脘穴),再从中脘穴向上量1横指(拇指)处,即为上脘穴。
2. 主治病症 复制代码 - **消化系统病症**:可用于缓解和治疗胃痛、胃胀、呕吐、呃逆、食欲不振等。
刺激上脘穴能够调节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各种消化不良症状。
例如,对于因饮食不节导致的胃脘胀满、恶心欲吐等情况,按摩上脘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神志类病症**:对癫痫、失眠等神志方面的问题也有辅助治疗功效。
中医认为心与胃通过经络相互联系,上脘穴所在的任脉与神志活动密切相关,刺激该穴位有助于宁心安神,调节大脑功能,从而改善相关症状。
3. 保健方法 复制代码 - **按摩**: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轻轻按压上脘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处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每次按压5 - 10分钟,每天可进行2 - 3次。
按摩时可按照顺时针方向轻柔打圈,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
- **艾灸**:点燃艾条一端,距上脘穴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每次艾灸15 - 20分钟,至皮肤微微红晕即可。
艾灸上脘穴具有温阳健脾、散寒理气的作用,尤其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
上反穴位图(1)
上反穴位图(2)
上反穴位图(3)
上反穴位图(4)
上反穴位图(5)
上反穴位图(6)
上反穴位图(7)
上反穴位图(8)
上反穴位图(9)
上反穴位图(10)
上反穴位图(11)
上反穴位图(12)
上反穴位图(13)
上反穴位图(14)
上反穴位图(15)
上反穴位图(16)
上反穴位图(17)
上反穴位图(18)
上反穴位图(19)
上反穴位图(20)
上反穴位图(21)
上反穴位图(22)
上反穴位图(23)
上反穴位图(24)
上反穴位图(25)
上反穴位图(26)
上反穴位图(27)
上反穴位图(28)
上反穴位图(29)
上反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