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部艾灸穴位图
胯部进行艾灸,可选取以下穴位,它们能调节经络气血、改善局部及相关脏腑功能,对多种病症起到防治作用: 环跳穴 位置: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功效:此穴属足少阳胆经,是治疗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病症的常用穴位。
艾灸环跳穴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胯部及下肢的血液循环,缓解因经络不通导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肢放射性疼痛。
艾灸方法:患者可采取侧卧位,暴露穴位。
将艾条点燃后,距穴位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艾灸15 - 2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居髎穴 位置:在髋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归属于足少阳胆经,艾灸此穴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对胯部疼痛、活动不利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常用于治疗髋关节周围炎、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能改善胯部的功能,减轻疼痛和僵硬感。
艾灸方法:患者仰卧位,放松身体。
艾条悬灸,距离穴位约2 - 3厘米,保持温度均匀,避免烫伤皮肤,每次艾灸10 - 15分钟。
秩边穴 位置: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功效:属足太阳膀胱经,艾灸秩边穴可疏导下焦、强健腰膝,对腰骶部疼痛、下肢痿痹以及小便不利、便秘等下焦病症有一定疗效。
通过艾灸刺激,能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改善胯部及腰部的不适症状。
艾灸方法: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穴位。
艾条温和灸,每次艾灸15 - 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 - 10次为一个疗程。
风市穴 位置:在大腿外侧部,髌底上7寸,直立垂手时,中指尖下即是。
虽然不完全在胯部,但临近且关联密切。
功效:归属足少阳胆经,具有祛风化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艾灸风市穴可改善下肢气血不畅,对于胯部及下肢的风湿痹痛、麻木不仁等有缓解作用,还能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艾灸方法:患者站立位或仰卧位均可。
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进行熏烤,温度以能耐受为宜,每次艾灸10 - 15分钟。
胯部艾灸穴位图(1)
胯部艾灸穴位图(2)
胯部艾灸穴位图(3)
胯部艾灸穴位图(4)
胯部艾灸穴位图(5)
胯部艾灸穴位图(6)
胯部艾灸穴位图(7)
胯部艾灸穴位图(8)
胯部艾灸穴位图(9)
胯部艾灸穴位图(10)
胯部艾灸穴位图(11)
胯部艾灸穴位图(12)
胯部艾灸穴位图(13)
胯部艾灸穴位图(14)
胯部艾灸穴位图(15)
胯部艾灸穴位图(16)
胯部艾灸穴位图(17)
胯部艾灸穴位图(18)
胯部艾灸穴位图(19)
胯部艾灸穴位图(20)
胯部艾灸穴位图(21)
胯部艾灸穴位图(22)
胯部艾灸穴位图(23)
胯部艾灸穴位图(24)
胯部艾灸穴位图(25)
胯部艾灸穴位图(26)
胯部艾灸穴位图(27)
胯部艾灸穴位图(28)
胯部艾灸穴位图(29)
胯部艾灸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