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打针穴位图
在面部进行针灸治疗时,常选取以下穴位,它们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主治范围: 美容养颜类 攒竹穴 位置: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通络。
经常刺激该穴位可改善眼部疲劳,减少眼周皱纹,对于预防和减轻鱼尾纹有一定帮助,还能促进眼周血液循环,使眼部肌肤更紧致。
针法操作:一般向眉中或眼眶内缘平刺0.5 - 0.8寸。
丝竹空穴 位置:在面部,眉梢凹陷处。
功效:清头明目、散风止痛。
对面部气血循环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减少眉间皱纹,改善眉毛周围皮肤松弛,让眉眼看起来更加有神,起到一定的美容驻颜效果。
针法操作:平刺0.3 - 0.5寸。
改善面部轮廓类 颊车穴 位置: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
功效: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刺激此穴位可促进面部肌肉的新陈代谢,对于咬肌过于发达导致的面部轮廓宽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长期刺激有助于塑造更精致的脸型。
针法操作:直刺0.3 - 0.5寸,或向地仓穴透刺。
下关穴 位置: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功效:疏风止痛、聪耳通络。
不仅能缓解牙痛等问题,还可促进面部气血运行,改善面部肌肉紧张状态,辅助调整面部轮廓,使面部线条更加柔和。
针法操作:直刺0.5 - 1寸。
调理五官类 迎香穴 位置: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功效:疏散风热、通利鼻窍。
可有效改善鼻塞、流涕等鼻部不适症状,对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保持鼻腔通畅,同时对面部气色也有一定提升作用。
针法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 - 0.5寸。
地仓穴 位置: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功效:祛风通络、舒筋活络。
主要用于改善口歪、流涎等面部神经问题,对于面部表情肌的恢复和正常功能维持有重要意义,保证面部肌肉协调运动,展现自然面容。
针法操作:斜刺或平刺0.5 - 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醒脑提神类 神庭穴 位置: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功效:清头散风、镇静安神。
针刺该穴位可提神醒脑,改善精神不振、头晕等症状,使人面部气色更显精神饱满,同时对记忆力减退等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针法操作:平刺0.5 - 0.8寸。
印堂穴 位置:在额部,两眉之间。
功效:明目通鼻、宁心安神。
可缓解头痛、失眠等问题,让人面部表情放松,神态安宁,还能改善眉心区域的气血循环,使肤色更加红润有光泽。
针法操作: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 - 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
面部穴位针灸需要专业医生操作,因为面部血管、神经分布丰富,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不良后果。
若有相关需求,务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 。
面部打针穴位图(1)
面部打针穴位图(2)
面部打针穴位图(3)
面部打针穴位图(4)
面部打针穴位图(5)
面部打针穴位图(6)
面部打针穴位图(7)
面部打针穴位图(8)
面部打针穴位图(9)
面部打针穴位图(10)
面部打针穴位图(11)
面部打针穴位图(12)
面部打针穴位图(13)
面部打针穴位图(14)
面部打针穴位图(15)
面部打针穴位图(16)
面部打针穴位图(17)
面部打针穴位图(18)
面部打针穴位图(19)
面部打针穴位图(20)
面部打针穴位图(21)
面部打针穴位图(22)
面部打针穴位图(23)
面部打针穴位图(24)
面部打针穴位图(25)
面部打针穴位图(26)
面部打针穴位图(27)
面部打针穴位图(28)
面部打针穴位图(29)
面部打针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