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刺激穴位图
背部有许多重要的刺激穴位,对身体健康有诸多益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督脉穴位 大椎穴 位置: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低头时,颈部后方最高的骨性突起下方就是该穴位。
功效:解表清热、疏风散寒、通阳理气。
刺激大椎穴可提升阳气,增强人体抵抗力,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发热等外感病症,还对肩颈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
刺激方法:可以用手指指腹按压,每次按压5 - 10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也可用艾灸,温和灸15 - 20分钟。
命门穴 位置: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与肚脐相对。
功效:温肾壮阳、强健腰膝。
对肾阳不足引起的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寒不孕、尿频尿急,以及腰部疼痛、下肢无力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刺激方法:自我按摩时,可将双手搓热后放在命门穴上,上下摩擦,以局部温热为度;也可采用隔姜灸的方式,每次灸3 - 5壮。
膀胱经穴位 肺俞穴 位置: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确定棘突位置后,向两侧量取两横指宽处即为该穴。
功效:宣肺止咳、清热理气。
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等肺部疾病,还可缓解皮肤瘙痒等问题。
刺激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点按肺俞穴,每次3 - 5分钟,每日可操作多次;针刺时需专业医生操作,一般斜刺0.5 - 0.8寸。
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宁心安神、通络止痛。
对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心系病症有调节作用,还可缓解胸背部疼痛。
刺激方法:按摩时力度适中,以穴位处微微酸痛为度,每次按摩5 - 10分钟;拔罐也是常用的刺激方法,留罐10 - 15分钟。
肝俞穴 位置: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疏肝利胆、养血明目。
常用于治疗胁肋疼痛、黄疸、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肝胆及眼部相关病症。
刺激方法:可采用揉按的方式,每次2 - 3分钟,早晚各一次;也可进行穴位注射,由专业人员将适量药物注入穴位。
脾俞穴 位置:处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健脾和胃、利湿升清。
对脾胃虚弱导致的腹胀、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刺激方法:用手掌根按揉脾俞穴,频率适中,每次5 - 10分钟;艾灸脾俞穴也较为常用,可选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 - 20分钟。
肾俞穴 位置: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滋阴壮阳、补肾益气。
主治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等多种病症。
刺激方法:双手握拳,用拳背轻轻叩击肾俞穴,每次5 - 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为佳;也可配合推拿手法,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背部刺激穴位图(1)
背部刺激穴位图(2)
背部刺激穴位图(3)
背部刺激穴位图(4)
背部刺激穴位图(5)
背部刺激穴位图(6)
背部刺激穴位图(7)
背部刺激穴位图(8)
背部刺激穴位图(9)
背部刺激穴位图(10)
背部刺激穴位图(11)
背部刺激穴位图(12)
背部刺激穴位图(13)
背部刺激穴位图(14)
背部刺激穴位图(15)
背部刺激穴位图(16)
背部刺激穴位图(17)
背部刺激穴位图(18)
背部刺激穴位图(19)
背部刺激穴位图(20)
背部刺激穴位图(21)
背部刺激穴位图(22)
背部刺激穴位图(23)
背部刺激穴位图(24)
背部刺激穴位图(25)
背部刺激穴位图(26)
背部刺激穴位图(27)
背部刺激穴位图(28)
背部刺激穴位图(29)
背部刺激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