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血穴位图
耳朵上有多个具有治疗作用的穴位,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见且重要的穴位: 耳尖 位置: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功效:清肝泻火、明目利咽、退热镇痛。
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麦粒肿、咽喉肿痛、高热惊厥等。
操作:一般采用点刺放血疗法。
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耳尖穴,挤出数滴血液。
通常每周进行2 - 3次治疗 。
耳垂中点(眼) 位置:在耳垂正面中央部。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如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近视等。
操作:可以用毫针针刺,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进行刺激,患者自行每天按压3 - 5次,每次每穴按压1 - 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屏间前(内分泌) 位置:在耳屏间切迹前方近耳轮处。
功效:调节内分泌功能,对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黄褐斑、痤疮、月经不调、痛经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操作:针刺时宜斜刺,也可采用埋针或压丸法刺激穴位。
压丸法时,定期更换药丸以保持持续刺激。
肾上腺 位置: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
功效:具有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风湿性关节炎等。
操作:针刺时垂直进针,也可配合艾灸。
临床应用中常根据病情需要,与其他穴位配伍使用。
神门 位置: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功效:有镇静安神、止痛止痒的作用。
对失眠、多梦、焦虑、神经衰弱、癫痫等神志病症,以及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牙痛、胁痛等均有疗效。
操作:针刺时宜轻刺、浅刺。
使用耳穴贴压法时,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睡前加强按压,以助眠。
耳朵血穴位图(1)
耳朵血穴位图(2)
耳朵血穴位图(3)
耳朵血穴位图(4)
耳朵血穴位图(5)
耳朵血穴位图(6)
耳朵血穴位图(7)
耳朵血穴位图(8)
耳朵血穴位图(9)
耳朵血穴位图(10)
耳朵血穴位图(11)
耳朵血穴位图(12)
耳朵血穴位图(13)
耳朵血穴位图(14)
耳朵血穴位图(15)
耳朵血穴位图(16)
耳朵血穴位图(17)
耳朵血穴位图(18)
耳朵血穴位图(19)
耳朵血穴位图(20)
耳朵血穴位图(21)
耳朵血穴位图(22)
耳朵血穴位图(23)
耳朵血穴位图(24)
耳朵血穴位图(25)
耳朵血穴位图(26)
耳朵血穴位图(27)
耳朵血穴位图(28)
耳朵血穴位图(29)
耳朵血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