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排便穴位图
在中医领域,有一些穴位对于促进排便有一定帮助,以下为您介绍: 天枢穴 位置: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
简单取穴方法是在肚脐左右两边大约三横指宽处。
功效及原理: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大肠经气血物质在腹部运行的枢纽。
刺激天枢穴可以调节肠道功能,促进大肠的蠕动,增强肠道的传导糟粕能力,从而有助于排便。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位,放松腹部,按摩者用双手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压双侧天枢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压5 - 10分钟,每天可操作2 - 3次。
支沟穴 位置: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可先找到手腕背部横纹,向上量四横指宽,在两根骨头中间的位置就是支沟穴。
功效及原理: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三焦经与人体的津液代谢和气机通畅密切相关。
刺激支沟穴能起到宣通三焦气机、润肠通便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因气机不畅导致的便秘 。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在支沟穴上,稍微用力,以穴位处产生明显的酸麻胀感为宜,持续按压3 - 5分钟,左右两侧穴位可交替进行。
也可以用艾灸的方式刺激该穴位,点燃艾条后,距离穴位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以局部皮肤温热红晕为度,每次艾灸15 - 20分钟。
上巨虚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一般先找到膝盖下方的犊鼻穴(屈膝时,髌骨下方髌韧带外侧凹陷处),然后向下量约八横指宽的位置就是上巨虚穴。
功效及原理:上巨虚穴是大肠的下合穴,“合治内腑”,所以它对大肠的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帮助排便。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按揉上巨虚穴,力度由轻到重,以穴位局部出现酸麻胀感且能耐受为度,每次按揉5 - 10分钟,每日2 - 3次。
穴位刺激对于促进排便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如果长期存在严重的排便问题,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肠道疾病等病理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立马排便穴位图(1)
立马排便穴位图(2)
立马排便穴位图(3)
立马排便穴位图(4)
立马排便穴位图(5)
立马排便穴位图(6)
立马排便穴位图(7)
立马排便穴位图(8)
立马排便穴位图(9)
立马排便穴位图(10)
立马排便穴位图(11)
立马排便穴位图(12)
立马排便穴位图(13)
立马排便穴位图(14)
立马排便穴位图(15)
立马排便穴位图(16)
立马排便穴位图(17)
立马排便穴位图(18)
立马排便穴位图(19)
立马排便穴位图(20)
立马排便穴位图(21)
立马排便穴位图(22)
立马排便穴位图(23)
立马排便穴位图(24)
立马排便穴位图(25)
立马排便穴位图(26)
立马排便穴位图(27)
立马排便穴位图(28)
立马排便穴位图(29)
立马排便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