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具有发汗解肌、助阳化气、温通经脉、平冲降气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脘腹冷痛、关节痹痛、血寒经闭、水肿、痰饮、心悸、奔豚(指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等病证。
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属于温性药物,味辛、甘。归肺、心、膀胱经。桂枝具有发汗解肌、助阳化气、温通经脉、平冲降气的功效,主要用于以下病证的治疗:①风寒感冒: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②脘腹冷痛、经闭痛经、关节痹痛等寒凝血滞诸痛证:桂枝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故可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③痰饮,水肿:本品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水肿的常用药。④心悸,奔豚:桂枝辛甘性温,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
桂枝属发散风寒药。为樟科常绿乔本植物肉桂的嫩枝。
【处方用名】桂枝、嫩桂枝、桂枝尖
【功效主治】本品辛温发散以祛表之风寒、甘温助阳而发汗解肌,入心经走营血而温经通阳,化气以行水。
1、发汗解肌: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等风寒表证。有汗无汗皆可应用。有汗常与白芍配伍,可调和营卫,而有止汗之效。标实无汗,则与麻黄同用,以增强发汗之功力。
2、温通经脉: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常与附子、生姜同用而通痹止痛。经寒瘀滞、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或少府痛等,可配丹皮、赤芍、桃仁、茯苓等。治胸痹胸痛薤白配伍。若于灸甘草、人参、阿胶等配伍,可治心动悸、脉结代者。
3、通阳化气:用于心脾阳虚、阳气不行、水湿内停而致的痰饮证,常与茯苓、白术等配伍。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水肿等常与茯苓、泽泻同用。
【用量用法】
3~10克,煎服。
【注意事项】
本品辛温助阳,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诸证均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药效比较】
桂枝、麻黄均能发汗解表。然麻黄辛开苦降,以宣散为主,桂枝辛甘温煦,以温通为用。故肺气壅实,腠理致密之实证无汗者用麻黄;营卫不和,腠理疏松表虚自汗者投桂枝。麻黄又可宣肺平喘,以治肺气壅遏之咳喘,并能利水而退水肿。桂枝又能温经通阳以疗经寒痛经、闭经、及胸痹、心悸等证。
【药物成分及药理】
含桂枝醛和桂枝油等挥发油,以及柔质、粘液质、树脂等。本品能使皮肤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和发汗。有镇痛、利尿、抑菌、抗病毒的作用。
- 上一篇: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蜂王浆的作用与功效禁忌人群